移至主內容

故事連結政策,訊息驅動改變 如何進行愛滋老化倡議

2025.09.30

文 | 台灣關愛基金會副執行長 馮一凡

本文來自美國愛滋大會USCHA 2025 現場觀察,彙整The AIDS Institute倡議與政府事務經理Nick Armstrong的分享。本文聚焦高齡與愛滋交會處的倡議實務,特別關注如何在美國國會、州議會與行政部門的決策流程中,將社群經驗轉化為政策與預算上的具體改變,以及台灣有何可以借鏡……

把經驗變成政策:倡議式說故事
Nick 說明,倡議的核心結構是「吸引注意-描繪影響-找出可能性-請求行動」。先以個人身分與動機建立連結,再說明具體阻礙與影響(搭配必要數據),接著描繪可行的改變與已證實的成效,最後以一句具體、可執行、可追蹤的請求收尾,例如支持或反對特定預算與法案。這個結構同時照顧情感與理性,使個人生命故事連結到制度缺失,如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萊恩懷特愛滋計畫Ryan White HIV/AIDS Program。

台灣亟需愛滋老化倡議
台灣感染者社群正剛開始關注愛滋老化議題,也需要分別從自我層次、個別層次、系統層次著手,同步推動三種層次的倡議行動。只要能讓年長感染者受益,即使每次僅有小幅度的政策更新,只要策略一致、關係穩固,也能累積為結構性的改變,為未來的政策改變鋪路。

閱讀更多

(圖:envato)
本文為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與 感染誌 Hivstory  合作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