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關愛之家)於2011年成立。創辦人楊婕妤女士從1986年開始投入愛滋感染者社區臨床照顧工作,提供愛滋感染者安心養病的環境,亦提供愛滋寶寶的照顧服務。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目前台灣已沒有愛滋寶寶的降生,而因緣際會展開了弱勢移工婦女及其子女的照顧服務,也接受社會局轉介本國籍孩童,將服務擴大成不分國籍的兒童...
服務項目
最新消息
關愛之家邀請您,9/25-9/28帶小朋友來一起玩喔!#關愛之家|照顧了超過數百位黑戶寶寶他們是失聯移工的孩子,沒有身份、健保,也難以就學。「孩子的出生無法選擇,小小的生命不該被忽視」藉由這次的親子活動,邀請大朋友、小朋友一同來瞭解黑戶寶寶的困境#實體活動 |體驗黑戶寶寶的人生活動詳情日期:2025/9/25-9/28 1200~2000地點:遠東百貨 信義A13 4樓懷舊食光埕不用門票,完全免費#線上遊戲|命運之書-未完的童話遊戲網頁用童話故事,解開黑戶寶寶的身世之謎。#活動亮點|現場每天都有活動喔!🐬海洋家族帶動唱:深受小朋友喜愛的海洋家族,哥哥姐姐們一起帶領小朋友唱唱跳跳。🎈氣球彼得、…
文 | 台灣關愛基金會副執行長 馮一凡在今年 USCHA 2025 的一場工作坊,Chicago House 提出一個有趣的照護模式:「在地安老(Aging in Place)」,先把人「安在家裡」,再「把服務放進家裡」。這套支持型住房模型(Supportive Housing Model)不是多蓋一棟樓,而是讓居住空間成為整合醫療、社福與同儕支持的樞紐;換句話說,先有穩定的居住與日常生活,再於居住的場所結合照護服務。觀察焦點:把「家」設計成服務樞紐Chicago House 的在地安老模型把「家」視為照護的第一現場。公共空間不是單純的硬體,而是穩定與可近性的基礎設施;同時,…
文 | 台灣關愛基金會副執行長 馮一凡本文來自美國愛滋大會USCHA 2025現場觀察,彙整自兩位美國實務工作者會議分享:美國加州舊金山的舊金山愛滋基金會(San Francisco AIDS Foundation, SFAF)高齡服務主任 Vince Crisostomo,以及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HIV Care Directions 計畫主任 Erica TeKampe。兩位分別從都會型一站式整合與服務銜接的脈絡出發,提出在倡議、資源配置、服務模式與實務斷點上的共通觀察。「先倡議、後服務」與五年資金需求以 SFAF 高齡服務主任 Vince 的團隊實務為例,年長感染者福祉,…
拍攝的那一段時間,是梅雨的季節。導演擔心下大雨會影響收音品質,請大家早早就來化粧,希望能趕在時間內拍完所有鏡頭,沒想到...🤣第一顆鏡頭就拍了一個小時五位小朋友的動作、表情要同時到位,是不容易的事情,但 #周天成 每一次的揮拍力道、微笑都非常非常準確。當天所有的小朋友幾乎都是第一次打羽毛球,在指導小朋友打羽球的時候,親切又專業!影片在這裡導演|蔡佳璇 演員|@tienchenchou & 關愛之家場地|海龍王羽球學苑 特別感謝:@repairment123 @yonex.taiwan 贈送球具與支援拍攝。
不分國籍兒童照顧
本會協助不分國籍孩童醫療照顧協助,並確保孩童擁有受教與被照顧之權利,以達成 SDG 3.2:「消除可預防的新生兒以及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與 SDG 4.2:「確保所有的孩童都能獲得高品質的幼兒發展。」之願景。

SDG3 健康與福祉
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SGD4 優質教育
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成人愛滋感染者照顧
本會將盡可能提供多數的愛滋感染者獲得穩定的照顧與生活支持,才能確保其定期回診服藥,最終達成SDG 3.3:「2030年前,終結愛滋病。」以及 SDG 10.2:「增強並促進所有人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包容性。」的願景。

SDG3 健康與福祉
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SGD10 消弭不平等
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

定期定額或單筆捐款 成為孩子溫暖又堅定的後盾
這些孩童在台期間,受限身份問題無法如同齡台灣兒童享有健保、就學等權益。不過我們仍期許,社會大眾能對他們投以關懷的目光與協助,共同守護這些降生在台灣、短暫停留的非本國籍寶寶,讓他們有平安長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