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在 PTT 八卦板爆卦,指今年 4 月愛滋通報同性戀感染人數大幅下降,創 9 年新低,但異性戀感染卻增加,特別是先前傳出泰籍女賣淫染愛滋事件,嫖客很多未來篩檢。對此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表示,今年愛滋感染狀況確實比去年同期低,但光從同性戀與異性戀的感染數字,無法判斷增長。 疾管署統計,今年 4 月份愛滋感染人數為 163 人,其中異性戀部分,女性 2 人、男性 12 人,共計 14 人,占 8.6%;同性戀部分,女性 0 人,男性 99 人,占 60.7%;感染原因不詳者女性 1 人,男性 49 人,共計 50 人,占 30.6%。 去年同期愛滋感染人數 196 人,其中異性戀女性 0 人…
台灣愛滋病學會出版的《臺灣暴露前口服預防性投藥使用指引》(第二版)上線了!可免費下載喔~ 以下為指引更新摘要:1. 增加 2016-2017 年臺灣推動暴露前預防性投藥重要政策及「愛滋病毒篩檢與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前驅計畫」之重點。2. 增加依需要時(On demand)使用 TDF/FTC 的固定劑量複方製劑的建議:建議高感染風險男男間性行為者與高感染風險跨性別女性每日口服 tenofovir(TDF)300 mg合併 emtricitabine(FTC)200 mg的固定劑量複方製劑(建議等級:強烈,證據等級:高),或是依需要時使用 TDF/FTC 的固定劑量複方製劑(…
原文報導:聯合國愛滋規劃署 UNAIDS 2018.04.26
印度 Swasti 健康資源中心(Swasti Health Catalyst)成員 Shiv Kumar 決定打造一款名為 Taaras 的行動裝置及網頁應用程式。他曾觀察同儕教育者在邦加羅爾(Bangalore)服務性工作者的工作情況,發覺有必要大量簡化她們的工作以提升效率。隨著邦加羅爾成為印度東南部的重要樞紐,該地人口迅速成長,性工作者也大量增加。
他的外展同儕大多曾從事性工作。眼見她們吃力地攜帶筆記本,潦草記下資訊,回想繁雜的預約與治療行程,於是他做了一款 APP 幫助她們蒐集資料。…
◎撰文:Karen全員出動 從零到有用愛號召2018 年 4 月 8 日,一群溫暖、熱情、有愛的 8 位年輕人,為了要帶給無國籍寶寶「家」的感覺,從一開始的毫無頭緒,堅持用最簡單、真誠的愛,募集到 65 位志工、120 個餐盒、3 箱礦泉水、5 箱保久乳,以及 2 台遊覽車,載著 35 位孩子們到兒童星樂園,一同擁有美好的一天,我們是——L199。 活潑熱情迎接早晨 為讓孩子滿載而歸一大早,兩台遊覽車緩緩駛入關愛之家,迫不及待要接所有孩子們出去玩,而 L199 的所有成員們早已到達,緊鑼密鼓的討論著當天的活動流程,哪怕是有一點閃失,我們都要讓每個孩子能夠玩得盡興。…
Flying V-被遺忘的天使-「沒有名字」的孩子們[box type="note"] 我們是一群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三年級的學生,因為一門課而認識了關愛之家,經過一學期在關愛之家文山婦幼部的服務學習後,我們深深體會到這些天真可愛的移工小孩在台灣竟是一直被忽視的弱勢族群,我們能做的不多,所以希望能夠透過我們的宣傳讓更多社會上的人能夠認識關愛之家,也希望透過社會大眾的愛心來幫助這些孩子們。 因此我們企劃了這次的募資計畫,讓這些沒有名字的孩子們也能跟普通的小孩一樣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並且健康的長大。 [/box]專案內容『沒有名字』的孩子們官方統計,目前台灣有一千多個移工生下的小孩,…
[caption id="attachment_6576" align="aligncenter" width="620"] 感染愛滋的光哥(右三)希望透過單車環島活動,跟社會大眾多一點接觸,連結更多愛與友善。 露德協會/提供[/caption] 許多人以為愛滋感染者身體虛弱、病奄奄模樣,但 50 歲的光哥在 15 天內逆時針單車環島,騎了 1200 公里,行經 96 個鄉鎮市,向世人證實,感染者只要規律用藥,體內病毒量幾乎等於零,而擁抱、共餐、一起生活,是不會感染愛滋的。 露德協會最新愛滋認知調查顯示,近 4 成(38%)受訪者對於「與帕斯堤(愛滋感染者)一同用餐」表示擔憂感染,逾 5 成…
新聞稿:107/4/20 疾病管制署公關室
疾病管制署今(4月20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麻疹確定病例,其中1例為北部40多歲女性,4月15日至18日出現疑似症狀,經就醫通報於今日確診。經調查該個案與北部40多歲女性境外移入病例(疾管署4月5日公布新聞稿)確診前可傳染期間有共同就醫史,研判可能為該境外移入個案之次波感染個案;目前衛生單位已掌握接觸者共428人,其中包含1至6歲接觸者共16人均已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將持續追蹤監測至5月6日。
另1例確診個案與此次麻疹群聚感染相關,為原已列為接觸者追蹤之北部30多歲女性空服員(案13),4月7日曾接種MMR疫苗,…
作者◎董瑞欣(「移個寶」團隊成員,就讀台北大學社會學系二年級)在台北文山區,有一個名為「關愛之家」的公益機構。創辦人楊婕妤原先是為幫助愛滋兒童、人士而創立,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發達、愛滋病情得以控制,卻正好迎上「移工寶寶」的出現。移工媽媽們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透過友人、少部分仲介協助而找上關愛之家,由此關愛之家開始協助移工寶寶的養育。 目前,關愛之家是全台唯一收容移工寶寶的機構,200 坪大的房子,收容了 129 位移工寶寶。這個空間就是這些孩子在台灣稱之為「家」的地方。 [caption id="attachment_6482"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