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消息】關愛是家,你是屋頂


〈關愛是家,你是屋頂〉圖文/游義坤

本文轉載自關愛瑜珈老師游義坤老師於2017年5月份關愛瑜珈課程前兩日發表臉書的貼文
文章來源 https://goo.gl/22wWSz

沒有想到昨天的貼文,會得到這麼多迴響,我覺得很開心。因為,在寫那篇講稿的時候,有幾個段落特別難過。尤其是當回想起葉永誌與楊小弟的逝世,即使過了這麼多年,還是忍不住想哭。

哭,不是因為他們,他們已經在天堂。

哭,是因為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掙扎生存的人們。因為污名的標籤,歧視正透過巨大的體制,真實而強烈地壓迫著他們。

壓迫不是每天拿著刀架在你的脖子上,不是把你捆縛鞭打。壓迫是當你每天走出家門,感受到的異樣眼光;壓迫是當你坐在電視機前面,新聞反覆播放你身上的病痛是社會的毒根;壓迫是當你走進教室,卻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失去了學籍。

對那些遭受污名的人來說,壓迫,就是生活。

2007年,台北法院判決要求關愛之家搬遷,二審改判可留下。2014年,關愛之家遭民眾檢舉,導致社會局與移民署因而多次加以「督導」,使住民人心惶惶。去年,2016年,國防大學學生阿立遭爆因為身為感染者,被要求餐碗分開洗,游泳課不得下水,最後遭國防大學藉故退學處分,追討數十萬學雜費。

死亡也許讓人悲傷,但活者的痛苦是更難言喻的痛苦。

我們總是認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功課;卻往往忽略了,身為人類,我們還擁有共同的社會。社會是一種集結眾人意念的力量,這股力量大於我們,外在於我們,支配著我們(註)。這個社會對底層的人生,究竟是落井下石,還是雪中送炭,取決於多數人的意圖。

「關愛瑜伽」計畫,就是希望藉著一期一會的練習,讓更多人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連結。讓我們的愛,透過貨幣的形式,守護他們的生活。

關愛是家,你是屋頂。

註:文中對「社會」的定義源自清華社會學課堂,姚人多教授口述。


【後記】

五月份的瑜伽練習,倒數兩天。
這篇文章不是希望更多人來
(雖然我個人很希望⋯⋯)
而是希望讓這個議題有更多關注
瑜伽不只是體位法的練習
還包括奉愛
所以即使你不能來練瑜伽
也可以用資助的方式
分享文章的方式
為「關愛」搭建更友善的生存空間。

謝謝。

【關愛觀點】
坤義老師在簡短的文字中,鏗鏘有力的幾個關鍵字,就把現實生活中因為汙名的標籤化及歧視透過強大的體制所造成的迫害清楚描繪出來。
這一群人早就習慣了要感受別人異樣的眼光,新聞報導總是從負面的角度給予最嚴厲的批判,遭受汙名的人群,面對著諸多的壓迫,似乎變成了自己都會覺得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生活遭遇。但我們不能說這一群受到歧視的人群,他們的生活就不再存在著希望,很多人都還是願意懷抱著希望是永遠存在的,更期盼有朝一日能夠不需要再背負著原罪般的烙印,但期望值越高時,往往與失望指數緊緊貼近。真的,遭受汙名的人群來說,壓迫就是他們最真實的日常生活,或許外邊的人們不懂,這是他們不用言語就可以感受到的一種知覺。
關愛之家的兩大核心工作,不管是已經有30幾個年頭的愛滋感染者的直接照顧與關懷,還是靜默地運作了20年的落難外國人的服務工作,回顧當時的起心動念,無非都是基於「人道精神」的觀念。誠如坤義老師在文中提到了「身為人類,我們還擁有共同的社會。社會是一種集結眾人意念的力量,…..對底層的人生,究竟是落井下石,還是雪中送炭,取決於多數人的意圖。」我們都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從善的意念出發,所以關愛之家在創辦人楊姐的耳提面命下,一直堅持著只要我們還有能力去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們,我們就沒有任何理由去拒絕提供他們必要的協助。
往往助人者的工作就會存在著許多人無法理解的傻勁,儘管面對越來越多個案求助,而我們能夠支配的經費有限甚至不足的狀況,只要這個社會仍存在著這個需要,關愛之家就沒有說要放棄或是撒手不管這樣的念頭出現。
看到這一篇文章的最後一段,感謝坤義老師給了「關愛瑜伽」一個非常貼切的定義,畢竟這個活動從李建隆老師的起心動念,帶著幾位想法一致的瑜伽老師開始經營,一轉眼快五年的時間(希望我沒有記錯時間)。記得每次接近年底之前,建隆老師都會跟我說,明年的時間都已經敲定了,每個月的指導老師也都已經先確定好他們的時間,所以也讓許多老師搶不到時間。就像坤義老師說的,「藉著一期一會的瑜伽練習,讓更多人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連結。讓我們的愛,守護他們的生活。」我之所以取捨掉活動最重要的一個目的,跟「貨幣」的連結,是因為我想到建隆老師常在關愛瑜伽的課堂裡說,任何的奉獻都不應該造成自己的壓力,「青菜捐」都可以。所以,不要因為別人拿的千元鈔,自己現況只能拿出十元硬幣,甚至還有很可愛的學員說自己剛好失業沒有錢,這些都是形式上的行為,最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的感覺。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就盡力而為;當自己狀況不好,也可以期許自己累積更多的能量之後再付出,沒有人可以斷言甚麼方式最好,但自己的直覺的感受才是最真切的,而我們就是真實的握住這一種無法言喻的感動。
當我看到坤義老師給他的文章下的標題「關愛是家,你是屋頂」八個字,是我的領悟力太低,也不好意思先與坤義老師先聊過再下筆。當我完整看完到【後記】最後一個字,還難以體會到其意境,直到重覆閱讀這一篇文章及撰寫【關愛觀點】的過程中,才突然發現我應該懂了「關愛是家」這是大家都能知曉的,我們提供給受助者一個家的溫暖、家的感覺的地方。「你是屋頂」其實坤義老師把很多關鍵者角色隱藏了,如每一期的瑜伽指導老師、每一位參與這個活動的學員,他們就好像這個家最扎實的「樁腳」,每一次參與,都把自己的感受、體會迴向給身邊的朋友,為住在關愛之家的住民獻上一串串的祝福,然後再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去分享給更多人,不單單只有透過活動才參與,才去關注這些角落裡的邊緣族群,而是在日日夜夜的生活中就讓更多人齊聚自己的小力量,成為一個大群體的力量,而這些人就是為關愛之家遮風避雨的屋頂,而每一個人能夠因為自己的付出而成就他人。

(2017/5/24 00:39)
以上是小編依個人角度、憑藉著自己的感覺所寫下的感動,
非全然代表關愛之家官方立場所言,
在言詞的情感若有偏頗之處,
望坤義老師海涵及全體關愛瑜伽師生予以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