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剪報】台灣關愛之家收容171個「黑寶寶」 無國籍、無健保瀕臨人道危機
本文轉自風傳媒【台灣關愛之家收容171個「黑寶寶」 無國籍、無健保瀕臨人道危機】
文/王彥喬、圖/甘岱民
近期,為了治療一位無國籍、無居留權的印尼移工媽媽生下的寶寶,由楊婕妤創辦的台灣關愛基金會集資200萬元,讓寶寶到台大醫院治療先天性心臟病;除了他,基金會內至今還有幾個逃逸移工的寶寶,仍在小兒加護病房插著呼吸管,基金會因此積欠醫院的債務以每月1、20萬往上疊加,另一頭,每週還會出現1-2位移工媽媽來待產,每個月有5個以上的新生兒入住。
逃逸移工生下的「黑寶寶」議題,因其敏感性衍生的問題,不斷衝擊著人道與合法界線的拿捏,突出政府與NGO明明解決的問題一致,卻不乏「隱對抗」的事實,以致孤軍奮戰的民間團體慨嘆,「如果助人是非法,那我們也無奈啊!」
女性移工與僱主簽「不得懷孕」契約,一旦生產只好非法逃逸
近年來,因社群發達,外籍勞工透過綿密的交友網絡,交友、認識異性,若因此懷孕,移工媽媽們往往在
與僱主簽的「不得懷孕」契約下,只好非法逃逸,孩子由非法媽媽所生,一旦被政府發現,就會連同母子一併遣返,但若媽媽還沒有賺夠來台仲介費及貼補家用的錢,則往往繼續逃逸、打黑工,有的孩子會跟著媽媽在零下溫度的梨山上採果。在口耳相傳中,得知可以將孩子送到關愛之家基金會,因此,基金會至今在台數個據點加起來,共收留了171個這樣的孩子,照顧人力與經費都相當緊繃。
這171個寶寶,都是移工媽媽所生,沒有戶口的黑寶寶,關愛之家則根據經驗與消息推估,沒被發現的應有數倍於此。在基金會收留的這171位之中,確定找不到爸爸媽媽的,有15個,剩下的也多是逃跑的移工媽媽所生,只不過尚未投案。
在台灣,國籍認定採「屬人主義」,即寶寶的國籍跟隨母親,因此,這些寶寶的國籍,充其量僅能算是台灣「單方」認定為印尼、越南等國籍,嬰兒回到母國後,還會遇到當地有別於台灣的認定方式,甚至採出生「屬地主義」,也未必能成功入籍,因此,這些寶寶在台灣,僅能稱「非本國籍」嬰兒。
而這些小天使在台灣的誕生,與台灣月均3000-5000名外勞入台、年增3-6萬的外勞有密切關係,至今已65萬人的東南亞移工,是15年前在台移工總數的2倍,速度成長驚人,65萬人中,有36萬為女性,她們多從事照顧工作,寶寶的父母,多半是外籍父與外籍母,或是台籍父與外籍母的搭配,在移工媽媽普遍與僱主簽下「不得懷孕」的契約下,懷孕後,媽媽往往以「落跑」作為最直接的反應。
近年來,台灣關愛之家名聲已在移工的社群中傳開,許多寶寶由繼續在外打工維持生計的逃逸媽媽帶來,或甚至直接棄置在基金會門口,而當政府要找尋生母時,不時也會發現媽媽已返國、拋棄孩子,或甚至再也找不到母親的情況,此時的寶寶無國籍,不能辦理台灣好心人士收養,移民署、社會局就會把寶寶們放到機構。
36萬移工婦女受法律保障懷孕權 但私人契約不准
談到移工及寶寶的問題,楊婕妤表示,「台灣有65萬移工,在法律上,是有保障婦女懷孕權的,僱主不可以不讓他工作,但很多移工婦女在台灣的雇傭契約中,就有被註記不可以懷孕,只要一懷孕,就會跑掉,就會面臨欠那麼多的債務,還要被遣返,如何去償還雙邊仲介費跟機票錢,以及一開始在銀行借的8000元美金,合法外勞第一年到台灣的時間,錢都是還給仲介,第二年才開始賺錢」。她描述了移工媽媽一旦懷孕,就得逃跑的不得不然現狀。
而關鍵在於,逃跑的媽媽,將孩子送到基金會,若沒有意願向移民署自首,繼續在外打黑工,關愛之家自然無法逼迫自首,基於人道考量,基金會也只能暫緩通報,否則等同逼迫向基金會尋求幫助的媽媽們,再度帶著脆弱小生命在外流浪,或甚至棄子、弄死孩子,「沒有保護,跟著媽媽在外面遊蕩就會有風險」,楊婕妤說。
每月有5位以上新生兒進入 狀況吃緊
也因為如此,雖說媽媽可以找得到,但多數被收留在關愛之家的孩子,其生母在政府登記的欄位中,卻始終處於未尋獲的登記狀態,孩子也就一直保持在「無國籍」跟「無居留權」的無健保可以看病的情況,而這種情況若不改變,只會惡化,因為至今每個月,關愛之家都會有5位以上的新生兒進入,每週都有1-2位移工媽媽來待產,就像一位在基金會照顧寶寶的志工說的:「接走了1個蘭妹,又來了4個蘭妹」。
而日前,一個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花了200萬開刀治療費,近期也仍有幾位在加護病房插管的寶寶,而抵抗力尚不佳的嬰兒,在集中照顧下,容易群聚感冒,沒有健保下的醫藥費,可觀地持續往上疊加,每月新增積欠醫院10-20萬。而寶寶未來在台灣上學,也相當複雜,雖然移民署現給予確定沒有爸媽的寶寶「外僑居留證」,移工小孩上到高中,最多只能進入「私立」大學,若孩子要長久留台,還得經過法院的判決,才能獲得國籍。
前瞻建設需要多少外勞?合法、非法都變多了
在眼前的情況持續惡化下,接著,楊婕妤又看到,「政府要做前瞻建設,那需要多少人力啊?有多少工地是需要外勞來做?你說,怎麼辦?」她憂心,到時新增加許多合法移工,非法也跟著多了,懷孕的更多,眼前的困境都難以妥適解決,到時就會出現「放大版」的黑寶寶問題。近年,移民署雖部分給予孩子從寬的「特案」暫時處理,但畢竟沒有根本解決黑寶寶不斷增加的問題,政府單位也還沒有準備好面臨這樣的常態。
「如果助人是非法,那我們也無奈啊」
而關愛之家能做的,還是持續收留跟照顧,雖說因為種種原因,難申請到兒少機構場地立案,但裡面的孩子總不能不管了,此時,又面臨政府回應違法的催逼,讓她很無奈。
此外,在逃逸媽媽的通報上,NGO也出現兩難。曾有過前一天晚上,媽媽把孩子偷偷擺在門口,人就不見了,想到媽媽有一天可能會出現,楊婕妤心軟,不願馬上向政府通報,怕媽媽面臨遺棄罪的6年徒刑,移工本就不富裕,現在又有一個孩子,想到這,照顧寶寶的同時,自發用民間力量,在社群平台釋放找媽媽的訊息,同時,給逃跑媽媽一點時間回心轉意,希望半年的時間能等到她的出現。
因此,不難發現,明明政府與民間團體在解決問題的目標上市一致的,但在人道與合法中間,面臨了政府與NGO多個面向的「隱對抗」。民間社團相當為難,當出發點是「人道人本」、是讓每個孩子可以健康安全長大,就會踩到法律邊線,甚至構成違法,一旦違法,政府就不敢坐視,就會有動作,「如果說我們助人是非法,那我們也無奈啊」,楊婕妤說。
楊婕妤持續一般人不願碰的工作30年,始終認為民間組織就是要填補政府做不到的社會邊緣問題,「如果政府做得到,把外勞孩子的問題解決掉,那我們也不用做了」。當扛下這些的同時,這30年來,周邊鄰居的異樣眼光、遭違法告發敗訴、房東施壓退租、花店生意做不起來沒了金援,以及政府官員為了因應民意反彈,由局長照三餐來找麻煩,她可沒有少經歷過。
再苦也不能苦脆弱的移工孩子
但孩子是無辜的,負面的生命經驗一旦衝擊在脆弱的心靈上,就很容易留下陰影,進而影響人格健康。有的媽媽要回母國了,就會到移民署自首,並把孩子帶走,許多小朋友看到同儕有爸媽來關心、接走,楊婕妤坦言,「他們會吃味」,而當小朋友問起他們口中的「咪咪」楊婕妤,爸爸媽媽去哪了?楊就會回,「爸爸媽媽去賺錢給你們買漂亮衣服」,然後頻繁地帶這些移工小孩們去夜市、家樂福玩,幫他們認乾爹乾媽,鼓勵訪客擁抱他們,彌補沒人關心的陰影。
「大部分還是有媽媽,不一定有爸爸,我們會催媽媽至少2個月要來看一次,有的在偏遠地區工作,有的又交男朋友,不敢讓對方知道這邊有個小孩,每個人的處境不一樣」。總之,複雜的大人問題與關係,讓單純的孩子也捲入其中,必須很小心的設下防護網,呵護一個個成長中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