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團活動】台灣當代藝術館展覽-瘟疫的慢性處方

瘟疫的慢性處方 

Interminable Prescriptions for the Plague

2019 / 10 / 05 Sat. ~ 2019 / 12 / 01 Sun. 10:00 – 18:00

  • 地    點:MOCA Cube、廣場、電視牆,及一樓大廳

  • 策展人:劉仁凱 Kairon Liu

  • 展覽介紹

一九〇八年某日,非洲喀麥隆東南部地區的叢林裡有位獵人,或許是為了向部落證明自己,亦或是為了養家糊口,他參照著後世推估最可能的劇本,在獵捕的過程中因黑猩猩的反抗而受傷。那道傷深及肌膜,但獵人並沒有進行處理,血液傳染疾病的概念在二十世紀初並不存在,而他在宰殺獵物時也絲毫不介意自己的傷口混入了黑猩猩血液。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進,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在新宿主內適應、進化、走向興旺昌盛。SIV滲透各種人類接觸網路、依循際遇入侵人類社群,它不再是一種黑猩猩病毒,而是以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新樣貌在八〇年代向世人揭示自己的存在,以及後工業社會自稱對少數與弱勢寬容同情的虛假,道德譴責者將其視為上天派遣的瘟疫,專屬於個人或群體的報應。

二十一世紀,遵循民主式公共衛生的教育策略,公民採取自我保護措施、避免落入父權及專制,將乳膠避孕套做為掩護,以實現自由與理想。疾病持有者懼怕「多疑的社會」迫使自己身份暴露,而有了超出生理的心理病痛,健康彷彿成了德性的證明,疾病被視作為墮落的證據,既使再多研究及當權者公開論述「疾病只是疾病,而不屬於任一群體」,相關的隱喻及污名卻從未停止,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遵照醫囑所持續服用的抗病毒處方藥,在維繫生命的同時也作為其與污名共生的提醒,時刻觸發而孤立。醫學史學家羅伊・波特(Roy Porter)曾宣告「發生性行為不必負責任的日子結束了」,在所有公民皆視自身為單一血清個體的如今,無論感染與否,所有人似乎都對這場有感的「瘟疫」產出了一套與之共處的「慢性處方」。

本展覽由台北當代藝術館與社團法人臺灣感染誌協會共同主辦,由《宿主計畫(Humans as Hosts)》計畫主持人劉仁凱進行策劃,並與台灣數個HIV(愛滋)倡議機構與團隊共同合作,邀請國內外藝術家、研究者於該議題中進行探索及揭露。以MOCA Cube、廣場、電視牆及大廳為實驗場域,以多元展演活動解析展題,企圖以藝術跨越疾病,與參與民眾協同建立雙向交流平台;展覽閉幕將於世界愛滋日(十二月一日)發生,在對話、致敬與歡慶中落幕。

您猜得出關愛之家出現在哪個藝術家的作品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