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剪報】理財周刊:關愛之家 讓移工寶寶獲得更豐沛的愛!

原文出處:理財周刊1026期

作者:李三財

去年春天,隨著孩子漸長,太太整理好舊衣以及尚未使用過的兒童用品送到文山的關愛之家!從中知道了這個像香港東華三院一樣讓人敬佩的慈善團體,據媒體表示:「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係由「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轉型成立。協會創辦人楊捷(婕妤)女士從一九八六年即開始投入愛滋感染者社區臨床照顧工作,並設中途之家以提供愛滋感染者全人式照護。全球化之下,台灣工商社會的組成,外籍工作者的參與越來越深,許多在台灣懷孕後因為各種因素生下了小孩,尤其在台灣沒有國民身分的失聯移工,他們的孩子更成了無國籍人球。

根據監察委員王美玉、王幼玲發佈調查報告顯示,迄二○一九年九月,在台移工總人數共有七十一萬名,其中以印尼為大宗(三十七萬三六○五人),其次依序為越南等。其中更有48.8%是二十四至三十歲,正值婚育年齡的青壯年。也因此「很難禁止她在台灣工作時不結婚、不生育。」儘管勞動部明示雇主不能因為移工懷孕而提前解約甚至遣返,衍生出被生下的孩子沒有台灣籍也沒有父母原生國籍,無法使用任何一邊的醫療資源,成為「人球」般的存在。

「關愛之家」過去因為場地不符合規範,老是被臨檢盤查,幫忙照顧的志工還必須帶著孩子東躲西藏,長期生活在害怕和歧視之中,還一直面臨被要求關閉場所的恐懼。如果真的關門孩子將何去何從?一直是社會人士的擔憂!據估計,台灣目前有四萬多名沒有身分證的移工失聯或行蹤未明,他們生下來的嬰兒是無辜的,還是需要有人照顧,他們既沒有健保卡也不能去打疫苗,就人權問題來看,成為需面對的問題,小朋友的明天又會如何?引起許多人的關注!

讓台灣的每一個小孩都健康成長 是全民責任

二○一六年起政府各部門共同召開會議,研議如何解決在台灣出生,非本國籍兒童之健保、疫苗、安置甚至國籍身分等等議題;而北市府也開始與關愛之家建立起正式管道,要求孩子定期施打疫苗,每月請醫生訪視,並引進社工員關懷輔導,提供教育資源,讓關愛之家產生更大的作用。最終【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附設台北市私立關愛之子家園】於二○二○年二月正式立案完成。關愛之家表示:【之子家園】的名稱緣由,來自每個寶寶誕生時,都冠以母親「之子」為記。相信每個孩子不論出身,都該擁有健康平安長大的權利,都能承載滿滿的關心與愛護。

突然想起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Gabriela Mistral,智利女詩人,一九四五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一番話:生命中許多需要的東西可以等待,但孩子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發展,對孩子我們不能說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以上這段話你是否也被觸動了?台灣是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地方,移工寶寶們有了合法的家,讓這些缺乏父母之愛的小朋友也能有快樂的童年!讓我們共同用最大的同理和愛心成為小朋友們的天使,一起陪伴他們成長!(作者李三財為「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研究中心」暨「就諦學堂」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