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年長愛滋感染者照護政策地圖——從美國經驗到台灣本土政策

2025.11.20

文 / 台灣關愛基金會副執行長 馮一凡


隨著抗病毒療法進步,愛滋感染者壽命延長,但感染者高齡化趨勢正快速來臨。台灣預計至 2036 年,愛滋感染者中將有超過一半的人年齡逾 50 歲。


年長感染者的多重困境


提前老化與共病:研究顯示,愛滋感染者生理老化平均提前 7-10 年。即便病毒量控制良好,仍常伴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認知功能障礙(HAND)等多重共病,以及老年症候群(如跌倒、衰弱)與精神健康問題(如憂鬱症、社會孤立)。


照護資源斷層


台灣現行醫療模式以「單一疾病」為核心。長照體系因年齡、失能門檻限制及社會污名,使年長感染者難以順利取得所需服務,多處於等待、孤立或隱藏自我需求的狀態。


借鏡國際:跨領域整合是關鍵


美國經驗強調從單科別醫療轉向跨領域整合。如紐約將感染科與老年醫學結合,提供整合性照護,並透過社區組織(如 GMHC)推動健康促進與社交支持。這顯示照護服務必須轉型為「跨域整合」、「社區共存」與「早期預防」。


關愛基金會的呼籲


應制定跨科別整合照護指引,建立愛滋友善長照個案管理制度,並將支持性服務(如可負擔住房、經濟安全)整合進來。最關鍵的是,衛生福利部應展現政治承諾,主責整合疾病管制署、長照司等,建立「一站式共病照護與全齡照護平台」。
唯有制度創新與跨域整合,才能落實年長愛滋感染者的健康老化、尊嚴生活與社會共容。

原文出處

(編輯 / 李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