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從國家戰略高度,積極看待新住民和移工

2014.08.19

從國家戰略高度,積極看待新住民和移工 【聯合報╱社論】 2014.08.19 01:47 am 儘管不少台灣人嘴上還掛著「番薯」、「芋仔」的區分,「四大族群」的分類近年也已相當通行;但不旋踵間,台灣外籍配偶的人數已經接近五十萬人。外配加上他/她們的第二代,整個「新住民」人口已經達七十一萬人,遠超過原住民人口總數,成為台灣第四大族群。 當台灣對自己「移民社會」的歷史和根源開始有更多認識之際,大家不能忽略的是,這個「移民」的過程仍在繼續進行,並為台灣的人口成分添加了新的要素。除了較高比例的陸配,亦有三分之一外籍配偶是來自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等國,為台灣接起了與東南亞更緊密的聯繫。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婚配,從東南亞引進的外籍勞工人數已接近五十萬人,他們生活在我們的四周,協助台灣建設、照顧家庭老小,撐起台灣基層勞力工作的一片天。 廿多年前,當台灣用「外配」和「外勞」來稱呼這些外來移入者,那個「外」字代表的是一種區隔,顯示內外有別;但廿多年後,我們會發現這兩類「外人」已逐漸在台灣生根,他們代表的不再只是工具化的「生殖」或「生產」,而逐漸融入社會,成為台灣人口、文化、生活和未來競爭力的一部分。因此,以「移工」之稱取代「外勞」,以「新住民」取代「外配」及其子女,已不是人們願不願意接受的問題,他們已成為社會事實。 追本溯源,移工的引入,是為了替代台灣人從事已不願再投入的辛苦、單調、危險工作。從重大公共建設,到居家老人孩童的照護,移工填補了台灣勞動力的缺口,讓本地年輕人與中壯年能夠無後顧之憂地投入職場拚經濟。事實上,移工堪稱是促進台灣繁榮與安定的無名英雄。然而,友善對待移工背後的外交戰略價值,卻很少被正視。移工在台居留汲取在地風土民情,返國之後,可能成為台灣最佳的草根大使。 例如,菲律賓馬尼拉街頭穿梭著各式改裝的載客吉普車,台北市勞動局長陳業鑫在造訪時,驚艷其中有輛吉普車車身彩繪著中華民國國旗。當地友人解釋,車主應是曾經來台工作的移工,感謝台灣雇主的善待,讓他能返鄉創業。 事實上,在台灣漁民菲律賓發生漁業糾紛之際,乃至越南發生排華燒廠風潮時,都可以看到有台灣經驗的移工和外配發表支持或友善台灣的聲音,甚至成功發揮在地力量阻止了劫掠暴行。如果人們平日對這些移工及新住民保持主動而友善的關切,積極爭取他們的認同,這股力量不論對內對外,都將受用無窮。 聯合報願景工作室昨天起推出「南向新世力」專題,探討東南亞籍新住民及其二代現況。提醒在全球化及區域市場整合的趨勢下,隨著東南亞市場崛起,擁有東南亞血緣及雙重文化下成長的新住民二代,正可以是台灣搶進東南亞的重要支柱。若他們通曉母語,保持對母親原居地的臍帶關係於不斷,將可成為台灣布局東南亞的尖兵。 遺憾的是,東南亞新住民及其二代在語言及文化上的利基,至今並未被此間政府與民間充分看見。許多東南亞新住民家庭中,往往不鼓勵甚至排斥使用母語;政府在教育及政策所建構的母語環境亦不夠完善,更欠缺能引發新住民二代學習母語動機的鼓勵政策;尤其社會對新住民的有色眼鏡仍未能全然摘下,新住民二代常欠缺自我認同。這些,都有必要用更積極的作法去引導改變。 早年,政府為了彰顯中華文化傳統的正當性,曾投注大量資源鼓勵海外僑生來台求學。這樣的僑教政策,讓返回僑居地的僑生成為重要的親台力量,鏈結起台灣與原本並無太大關連的東南亞華人社會。而留在台灣的僑生,也在各行各業打拚、奉獻,反哺台灣社會。 現在,我們面對為數更多的移工、新住民/新二代族群,要繼續只是把他們當作填補勞動人力缺口,以及搶救少子化危機的工具?抑或是站在國家生存戰略的制高點,思考如何善用、開發這個新興族群的潛力?過往的僑教政策正好足以作為思考的借鏡。 善待移工、新住民/新二代,是人道與文明的基本展現;而從國家戰略的角度看,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2014/08/19 聯合報】@ http://udn.com/ 新聞來源:2014/08/19聯合新聞網-意見評論 IMG_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