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防疫新訊】羅一鈞/一年六針抗愛滋,遠離吃藥不是夢?

2016.06.28

想像一下,每兩個月打一針,可以讓健康人不用擔心感染愛滋,也可以讓已經感染愛滋的人不用每天吃藥。這樣是不是很方便呢?你願意加入嗎? 愛滋五十歲生日,疫情可告終? 從 1981年6月美國首次報告愛滋病例算起,今年正好是人類發現愛滋病滿三十五年,也是何大一博士發明雞尾酒療法二十週年。雖然愛滋已成為慢性病,不再是絕 症,可是預防和治療愛滋仍然充滿挑戰。保險套不是人人愛用,幸好推陳出新的藥物療效卓著,讓患者平均壽命直逼正常人,更厲害的是,吃藥不只能控制愛滋病毒,還能預防愛滋傳染。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喊出「終結愛滋疫情」的口號,希望透過鋪天蓋地的擴大篩檢、擴大治療,讓所有感染愛滋的人都能發現愛滋、治療愛滋、控制愛滋,這樣人類就可能在2030年以前,也就是未來十五年內,終結這場跨世紀蔓延的愛滋疫情。 但 是,我們真的能在2030年,也就是愛滋即將邁入五十週年時,把愛滋疫情結束在我們這一代手裡嗎?恐怕沒辦法這麼樂觀。世衛給各國訂定的中程防治目標是 2020年愛滋篩檢、治療、控制都要達到九成以上(所謂的90-90-90),目前看來能成功達標的國家寥寥無幾,預估連美國、英國都達不到。台灣最近的成績是75-73-87,要達標也有一大段距離需要趕上。 關鍵不在病,在於人心 為什麼這麼困難?有病就吃藥,不是很容易嗎?關鍵在於病毒附著於人,而病人是容易受到心理和社會影響的,特別是多年來與愛滋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污名。35 年來,人類對於愛滋的恐懼,已不再是死亡和醜陋,而是疾病曝光後被社會投射或連結的印象:吸毒、嫖妓、同性戀、行為不檢點等等,甚至可能導致家族蒙羞、退 學解雇,這樣的烙印讓患者不敢把生病的事實告知親朋好友,必須獨力面對雙重煎熬:健康已經亮紅燈,可是萬一被人發現怎麼辦?在隱私和健康之間,許多人寧願選擇前者。就醫、治療,成為心中百轉千迴的權衡拉鋸。 鬧鐘響起,吃藥心事誰人知 每天吃藥,恰巧是可能被人發現生病的線索之一,尤其醫師都會強調每天要按時服藥,有延誤或遺漏就可能讓病毒突變、死灰復燃。我的許多患者,會在手機訂鬧鐘,提醒自己吃藥。但每天鬧鐘響起時,也提醒了生病的事實,對年輕朋友造成心情上的負擔。每天要記得吃藥,不能忘記,也成為打拼 學業或事業之外,另一個心理壓力的來源。假如不小心忘記吃藥了,就會焦慮指數飆升,擔心病毒冒出來作怪、治療失敗。更辛苦的是,出國旅行或返鄉過節原本是 開開心心的事情,一旦忘記帶藥回家就成為惡夢,有人只好搭飛機、坐高鐵回去取藥。病友社群甚至在臉書和LINE成立了「借藥平台」互通有無,來應付這樣的 緊急狀況。 患者如果自己獨居還簡單,如果租房子有室友、或是跟父母家人同住,每天都要擔心藥罐子、藥袋、處方籤,被同一個屋 簷下的人發現。許多患者在醫院領到藥之後,不是轉身離開,而是趕緊乾坤大挪移,把藥丸或膠囊全拆封裝進維他命的瓶子裡,再把所有包裝、標籤、藥袋都扔進醫 院的垃圾桶,才能安心回家。即使這樣,有時還是要編理由向旁人解釋為什麼每天要吃「維他命」。 「我就要這樣每天吃藥,吃一輩子嗎?」是許多患者共同的心聲。 20131104-HIV抗體療法動物實驗獲突破-中華網

圖片來源:網路

打針換吃藥,指日可待 愛滋感染者這樣特殊的處境,讓長效治療藥物成為眾所期盼的明日之星。我在門診詢問,如果一個月或兩個月打一針,就可以擺脫每天吃藥,你願不願意?大部分患者都寧願挨針、不要每天吃藥,而且非常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美國今年即將開始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新藥研究LATTE,使用兩種肌肉注射的長效抗愛滋藥劑,在第二期臨床試驗有相當好的效果,跟吃藥相比,效果毫不遜色,也很安全,注射部位的疼痛、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都在受試者可接受的範圍。這兩種藥劑,其中一種是已上市多年的「恩臨」改成注射型,另一種是常用的「宜昇瑞」同類注射藥物。患者先吃藥把病毒控制穩定,再接受每個月注射一次、或每兩個月注射一次,觀察近一年的結果,兩組療效相似,研究人員還在做最後評估,可能採取每兩個月注射一次的時間表,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兩年到四年之後完 成,如果一切順利,最快在2019年就可能上市。 除了LATTE研究的藥劑之外,還有其他長效注射藥劑也在緊鑼密鼓地試驗中,包括何大一博士發明的愛滋新藥,一直都有令人期待的成果發表,都相當值得關注。 防治愛滋,有更多可能 打針換吃藥,因為能擺脫吃藥帶來的不方便和種種困擾,預期可以讓更多愛滋感染者願意接受治療,也能讓一些行動不便、記憶力差、吞藥困難、地處偏遠、害怕露臉 (例如公眾人物)的特殊患者能有另一種治療選擇,例如「送藥到府、打完就走」的外展治療計畫,就能幫助老年獨居、無人照顧的愛滋感染者,繼續獲得理想的治 療,不怕忘了吃藥,只要定期打針就能保持身體健康。 同樣也令人期待的是定期打針、預防愛滋。今年很夯的事前預防投藥,雖然預防愛滋的效果非常好,但必須每天口服一顆,而且停藥後藥效就開始減退,不到七天就沒效了。對於年輕朋友來說,每天記得吃藥是很麻煩的事情,他們也會擔心吃藥被人發現,招致不必要的猜疑,如果能每兩個月到醫院或診所打一針,就有同樣的預防效果,就可能讓接受度大幅提高。這些也是長效注射型藥物備受期待的另一項可能用途,有待科學家進一步研究。 兩個月一針,有沒有可能再進化為半年一針、一年一針、甚至皮下植入長期釋放呢?這有賴醫藥工程技術的突破(例如奈米科技),能讓藥物體積更小、釋放速度更慢更穩定。要提醒的是,打針之外,仍要準備一些口服藥在身旁,以免臨時沒空回診打針時,能短暫藉由口服藥維持療效。 這些愛滋醫藥未來式,想來令人興奮,也可能成為終結愛滋的臨門一腳,讓吃藥不再是唯一的治療選擇。希望所有關心愛滋、為愛滋所苦的朋友,繼續堅持下去,解藥也許沒那麼快誕生,但每兩個月打針、跟吃藥說拜拜的日子,應該不遠囉。 作者介紹:羅一鈞

photo.php花蓮人,台大醫學系畢業,曾服馬拉威醫療團外交役、台大醫院和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訓練,為內科與感染科專科醫師,現任疾病管制署首席防疫醫師、台大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內科兼任講師,著有《心之谷:羅一鈞醫生給愛滋感染者和感染者親友的溫暖叮嚀》

  新聞來源:UDN元氣網 201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