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焦慮調查 近五成民眾對共餐、共用浴室仍焦慮
資料來源:udn/生活/生活新聞 記者:聯合報/記者簡浩正/台北即時報導 [caption id="attachment_10532" align="alignleft" width="598"] 露徳協會與感染誌協會等單位共同呼籲,希望透過「U=U」宣導,讓民眾更加理解HIV,降低焦慮與恐懼;感染者也應積極接受治療、穩定就醫。記者簡浩正/攝影[/caption] 台灣露徳協會、台灣感染誌協會公布「愛滋認知與焦慮程度大調查」,發現民眾雖對於愛滋認知積分平均7.7分(滿分10分),但大家仍然擔心被感染,因此非常焦慮,約五成民眾對於與感染者同桌共餐、共用浴室時感到焦慮,得知前一位就醫者為感染者時,焦慮感更提升至7成。 研究也發現,一旦了解國際共識「U=U」,即測不到病毒即不具傳染力之後,有四成五民眾的恐懼可被化解。 台灣露徳協會副秘書長古佳蓓表示,聯合國愛滋病規畫署(UNAIDS)為2030年終結愛滋,2020年的目標是「90-90-90」,即90%感染者了解自己感染狀況、知道可接受良好醫療照顧、病毒量可成功受抑制。為提升感染者生活品質,UNAIDS更進一步提出了第四個90,即「90%病毒量受抑制的感染者有良好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 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台灣愛滋防治已達成「88-92-95」的優異成績。但古佳蓓說,台灣雖在三個90目標表現優異,但調查發現,民眾對傳染途徑認知仍存在誤解,近三成認為蚊蟲叮咬具感染力、二成三認為捐血為過去常見感染原因、一成六認為愛滋為飛沫傳染等。雖然對傳染途徑的認知提升,但對感染者同桌共餐、打噴嚏等,卻非常焦慮,對親吻的焦慮程度更提高至8成4。 台灣感染誌協會秘書長陳威圻分析,多數人未接觸過感染者,對不熟悉的事物有恐懼之心。台灣愛滋病學會常務理事、台北榮總感染科醫師林錫勳表示,其實包括感染者的唾液、汗水與排泄物,都沒有感染力,至今從未有透過唾液、汗水、排泄物導致感染案例,蚊蟲叮咬時也不足以傳播病毒。 [caption id="attachment_10533" align="alignleft" width="600"] 台灣露徳協會副秘書長古佳蓓表示,民眾對HIV傳染途徑認知有進步但仍存在誤解。記者簡浩正/攝影[/caption] 古佳蓓說,調查結果顯示,約半數民眾不了解「U=U」,但經解釋後,4成5對於感染者態度轉為較為不恐懼,可見U=U觀念建立,有助於化解大眾對於感染者的排斥,減少標籤化。林錫勳表示,要化解社會歧見,感染者也有積極治療的責任,需穩定地服藥與定期檢測病毒量,才能維持「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 露徳協會與感染誌協會也共同呼籲,希望透過「U=U」宣導,讓民眾更加理解HIV,降低焦慮與恐懼;感染者也應積極接受治療、穩定就醫。愛滋認知與焦慮程度大調查,由台灣露徳協會、台灣感染誌協會於今年六月時進行民眾網路問卷調查,年齡層介於18到70歲間,男女比例各半,共計697份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