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藥愛族群減害照護 台灣靠自己走在很前面

2022.10.03
文、圖/綦守鈺 長期投入藥愛(chemsex)行為研究與愛滋多元預防的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衛所莊佳蓉副教授,近日受國際期刊刺胳針-愛滋病(The Lancet HIV)邀請,將相關的研究回顧發表於該期刊,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藥愛行為與愛滋病感染風險並非是單純的因果關係,並且提出減害治療的新方向;研究刊出後,受到美國醫學訊息轉譯單位 Medscape 的肯定,同時也登上 The Lancet HIV Podcast 9 月訪談。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衛所莊佳蓉副教授表示,近年來在歐美國家和台灣引起討論的藥愛文化,意指藉由甲基安非他命、G 水等物質的使用,增強與性有關之正向體驗的行為,因為出現在部分男同志社群中而遭到污名化,事實上,此種行為也會出現在不同的文化與族群裡,包含異性伴侶透過酒精、催情物質助興,然而,當藥愛行為「失控」時,除了可能增加愛滋病、其他性傳染病之感染風險之外,亦可能伴隨物質使用過量、成癮、及影響身心健康,但從問題的成因來看,「藥愛」不僅是單一存在於同志社群的問題,只要在從事性行為期間會合併使用物質,皆會讓感染或成癮的狀況變得更增添變數。 莊佳蓉副教授進一步解釋表示,藥愛文化在過去一直是不可談的禁忌,尤其當媒體把藥愛行為與愛滋病感染風險連結在一起時,更讓該議題難以被碰觸,事實上,藥愛族群有別與一般毒品使用者的刻板印象,其中不乏有高社經地位的使用者,多數都是心理上需要支援,渴望親密關係的人,2017 年在公衛領域缺乏本土全面的統計數據與研究的基礎下,投入相關的研究,實際接觸數名用藥者和第一線的社工,瞭解「藥愛」背後的成因,進而找出「減害」的方法,陸續發表相關的研究也受到國際注目,因此受 The Lancet HIV 邀請,針對藥愛族群提供更適切的照護模式。研究刊出後,研究團隊同時也接受經美國醫學繼續教育認證(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的醫學訊息轉譯單位 Medscape 的訪談。 「整合性的減害資源和支持系統,能夠讓需要幫助的人有更多的選擇」,莊佳蓉副教授強調,藥愛行為與 HIV 之間尚未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的證明。事實上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截至 2022 年 8 月 31 日止,台灣 HIV 感染者人數累積為 44,494 人,主要感染原因仍以不安全性行為為主,藥愛雖可能增加 HIV 陽性的風險,但其背後存在複雜的成因;另外由於手機交友軟體的發達,透過社群載具的轉換,使用軟體尋求親密關係的狀況下,也可能增加藥愛行為發生的機會,這些都是需要嚴肅面對的狀況,並非單一醫療能解決的問題。 莊佳蓉副教授驕傲的說,「台灣真的走得很前面,而且我們都靠自己」。2017 年在成大醫學院柯乃熒特聘教授的帶領下,愛之希望協會整合產、官、學、民四大體系對「愛滋防治」的理念,成立「藥愛療癒復元健康中心」(Healing, Empowerment, Recovery of Chemsex),簡稱 HERO 中心,以療癒、增能及復元的核心功能導向,設立一站式「感染科門診」與「藥愛身心科門診」,對多元性別族群,提供愛滋篩檢、預防、治療;對藥愛者提供身心支持、減戒癮治療、及辦理支持復元團體。「HERO 藥愛療癒復元中心」透過性健康、HIV 預防和治療、和藥癮諮詢與介入,有效的提供藥愛族群需要的治療方案,目前已有 2,000 多名個案接受協助,最近更走入社區,主動提供整合性的健康服務,這樣的成果,也讓不少國際組織稱羨。 莊佳蓉副教授表示,過去因汙名化降低藥愛族群的求助意願,如今透過相關的研究,希望能幫助藥愛族群,也盼能呼籲社會大眾對藥愛族群有所基本理解,用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這些事情,而不是聳動的報導;未來在成大的資源協助下,希望能跨領域的合作,設計出相關的手機 APP,讓藥愛族群能夠正確使用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藥物,並提供藥愛族群在物質使用(substance use)、愛滋病、以及與性有關之議題的減害(harm reduction)指引及建議,希望能透過減害而不是壓抑討論,正視被協助的需要,降低藥愛族感染 HIV 的風險。   原文連結:藥愛族群減害照護 台灣靠自己走在很前面  成大公衛所莊佳蓉副教授研究團隊受國際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