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關愛】令人心疼的孩子
圖文/關愛之家志工 王愷伶
一如往常慢慢地走進社區,在這一條長長的上坡路,習慣跟警衛點頭問好,在第一條岔路右轉,爬上長長蜿蜒的階梯,小孩的哭聲、嘻鬧聲、笑聲隨風襲來,越來越清晰,記憶也越來越深。 關愛之家 一個有很多故事的地方 一個孩子們與我的避風港—「關愛之家」 我又來了,關愛之家。在關愛之家當志工一轉眼也已經兩年了。兩年前初訪關愛之家的景象還歷歷在目。跟我一樣喜歡小孩的朋友不約而同地在網路說,他們看到有個地方一直在照顧愛滋寶寶,鼓勵愛孩子的朋友可以找時間去照顧寶寶,陪伴小孩,做志工。天啊!這對於愛小孩卻沒有小孩的女孩子的我們來說,無非是天大的好消息。我沒有太多想法,沒有想太多,也沒有考慮太多,就直接與朋友相約作伴,隔天一起出發前往那一直在網路裡流傳著許多故事的地方—「關愛之家」,一個孩子們的還有我的避風港。 網路一直轉傳錯誤未被更正的訊息 我曾與許多一樣接收、傳遞、轉傳、分享 我的第一次志工經驗在關愛之家 我才瞭解這是以訛傳訛的行為 關愛之家在幫助被我們一直忽視的非本國籍媽媽與寶寶 難忘的第一次,是我一踏進文山關愛之家所看見的畫面。這裡真的是我們在網路上一直協助轉傳,不斷地轉發、分享再分享公開消息的關愛之家嗎?沒有人發現現況是否與實際相符?大家所分享的訊息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不是沒有把當志工的想法用行動去實現,會到關愛之家來陪伴孩子們,並親自去瞭解這裡的生活點滴:讓自己心裡面所有不清楚的,不明白的,心中的問題找到對的人告訴我們正確解答。或許我會跟其他人一樣,對於文山關愛之家的整體印象仍停留在過去中的過去,就像網路世界裡錯誤訊息反而強力地被吸收。許多人在沒有經過比對與查證,更沒有經過更新與調整,使得「這裡的孩子都是『愛滋寶寶』、都是『棄嬰』」的錯誤說法一直被反覆地複製、貼上、再發送。 其實,很多人就算到了文山關愛之家現場還都沒有發現,目前在這裡接受照顧的愛滋寶寶與之前相比較早就成了少數。因為有的朋友想來關愛之家當志工,仍然停留在過去那個不用到官網看最新消息、不需要事先打電話預約的年代,都只是聽了朋友說、同學說、學姐說...,這裡有很多孩子,人手很缺,非常需要大家幫忙,就非常熱血地直接往婦幼中心裡面亂竄,當然無法真正認識到關愛之家的轉變與現在的面貌。 到關愛之家當志工要提早兩周向志工中心預約 開始有了志工管理制度也陸續進行微調 就是因為關愛之家堅持著愛與陪伴的心 多元文化融合在文山關愛之家 人道救援工作實踐愛無國界的關愛世界 到關愛之家當志工,現在需要先在官網下載應填寫的申請表,透過網路郵件的方式,向文山志工服務中心提早預約申請;工作人員都很有耐心的花時間為每一位第一次到訪的朋友們簡介關愛之家的服務工作,說明現況、問題與困境,反覆叮嚀著想要陪伴孩子的朋友必須要注意的細節。在這個看起來覺得似乎很簡單的過程中,都可能在我們像走馬看花地逛了一大圈之後,對關愛之家還是會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階段;更何況許多朋友仍然習慣停留在過去「關愛之家不用預約就可以自己想來就來」的方式,沒有人會知道你是誰?自己更搞不清楚來到這裡的目的為何?這幾年文山關愛之家有了什麼樣的變化?直到現在都已經過了幾年了,志工管理制度的微幅調整與修正、照顧的媽媽與陪伴的孩子們都已增添了許多的組合變化,但是很多人根本都還不是很清楚...,關愛之家已經是變得很不一樣了。 文山關愛之家 目前照顧對象變得五彩繽紛 以非本國籍媽媽及寶寶為主 文山關愛之家目前所照顧的還是以非本國籍媽媽及寶寶為主,只是大部分都是外籍移工婦女來台工作期間意外懷孕,生下寶寶,當了媽媽。但也因為孩子跟媽媽之間連結著許多是他們無法控制的因素,造成他們無力負擔與解決困境,使得他們沒辦法把自己孩子留在身邊親自照顧,才託請願意協助他們有機會脫困,用時間幫他們解決問題的關愛之家提供協助。在文山的關愛之家,建築物依舊很嚴肅高高地豎立著;而內部也會在不定期、在不同的時間裡,可能你在這一次到下一次來這裡當志工短短的時間差距中,就看到了五彩繽紛的色彩不斷地在變化著。 這棟房子提供給媽媽及孩子們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主要照顧的區域則以年紀大小、會爬行、會走路、開始說話等很簡單的行為能力標準進行分割空間。而在不同的樓層裡,很難從中間挑初期年紀差距過大的情形,保母媽媽們在照顧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才會很順手。一樓集中照顧的孩子幾乎都是一歲以上,他們就是已經會走、會跑、會說話,也開始懂得調皮,甚至開始學會互相搶奪其他孩子,幾乎都懂得使用原始本「你咬我、我咬她、她咬你」的錯棕複雜,從別人手中搶來變成自己的玩具還會沾沾自喜,但搶書的孩子就會嚎啕大哭。這些具有行為能力的小惡魔,有的膽子特大,但遇到訪客到這裡辦活動,穿著很不一樣,如動物玩偶裝之類的,這些膽小的孩子就在傌罵號,哭著喊說:「有魔鬼,有魔鬼,魔鬼來了,姐姐你有沒有看到魔鬼啊!好可怕喔!」。 一樓的空間其實是關愛之家文山婦幼中心最大的活動空間,白天安排了一大群精力永遠旺盛的孩子做活動玩遊戲,他們能夠在這裡溜滑梯,安全地碰碰跳跳,可以說一兼二顧地消耗體力,他們的特徵讓人無法從外表五官看出孩子們有點無理頭的行為模型。究竟誰才是這裡的小惡魔?誰才是真正的小天使?極有可能孩子推疊地纏上了一個毫無脾氣的志工,不斷地在向客人討關心、向同學討開心、向哥哥呼喊我要抱抱。 見到了關愛寶寶 就很難再有「免疫力」 去抗拒孩子對你的呼喊 幾乎每位志工就看到了關愛之家見到了孩子們,就很難再有「免疫力」去抗拒,孩子總是會喊著要求說要抱抱就得一直抱著,捨不得放下。熟睡的、依賴的、撒嬌的孩子;極有可能在一轉眼的不小心就變成一棵棵的樹木,樹幹上披掛著一群小樹賴、無尾熊。志工的身子,孩子就像是掛著樹獺或無尾熊掛高高的樹幹。但是,這些常常被認出我們抱在懷裡的孩子,他們卻最容易就抱著呼呼大說。左右為難的志工們,究竟是要放下孩子?還是繼續抱著他們呢?保母媽媽們還是會希望大家能夠讓在懷裡睡著睡熟了的孩子放在他們睡覺的床舖上,他們也比較能夠睡得較為安穩,可千萬不要一直一直搖地搖到了外婆橋。 在關愛之家當志工 是一場短暫而快速的一場學習 其實來關愛之家當志工的服務時段卻是短暫而快速的一場學習,其過程也會變得很緊張。如果抱著孩子的志工,可以不要整場都抱著他們,他們是會產生依賴性的,抱得夠久,就會出現難以改動的慣性。如果我們都願意把孩子的服務都放下,沒有了安全感的孩子總是比較悲慘,一直哭著說要抱抱;一直哭得好不願意淚流滿面;哭著向大人告狀說好的委屈。在這樓層裡的志工服務內容可以說是每位志工走進關愛之家做服務時,必須要逐步學習到熟練的最基礎服務項目。但我們從孩子哭泣的眼神,就足以表達了孩子具備著無窮的能量,同時也磨掉了新手志工的所有力氣。因此,若有朋友想要到關愛之家當志工的朋友,一開始什麼都不懂,毫無經驗,卻有滿腔的熱血,更不需要有太多照顧孩子的經驗,只要你願意幫孩子的生活中用眼睛觀察、用鼻子聞臭味、協助更換尿布、擦屁屁、餵孩子吃飯、較大的孩子加餐喝牛奶...每一項任務的頻率,就可以做好陪伴孩子的志工角色,讓志工成為長期照顧與陪伴志工,最容易入門上手的地方,就是關愛之家與照顧對象最親近的深處。 轉往二樓,都是一歲以下還正在用小肚子頂著地板,開始學翻身、學爬行、學坐著、學站立、學走路的嬰兒寶寶們的生活空間。最裡面還隱藏著一間外部人員不可以隨便進出的房間,照顧著許多剛出生還沒幾天,出生還沒有幾個月,抵抗力仍相對的較不穩定的寶寶嬰兒房。 到關愛之家當志工 行前沒有任何預設立場 反而有機會收穫更多 或許那一天,我們到關愛之家之前並沒有任何預設立場?會遇上什麼狀況?或許那一天我們真的比較「幸運」吧!我們幾個年輕的女性志工與還可以的朋友都約在當下,要一起到關愛之家當志工,至少我們都深信自己是喜歡孩子,喜歡跟孩子有更多互動的,而我們不只沒有任何育嬰或照顧小寶寶的經驗。也才開始與孩子們接觸沒有多久。有一天因為在二樓的媽媽人手嚴重不足,很吃力又忙不過來,才需要找志工來協助處理。所以才讓從沒有經驗的我們,如買彩劵中大獎的獲得機會與生命中的許多不期而遇。沒有經驗也要積極像打鴨子上架,還來不及喘氣,就被分派去二樓去幫忙。我們從來沒有抱過小嬰兒,也能夠有機會體驗一下,不知道大家的心情是否會跟我一樣?總是擔著一顆快要跳出來的心,手上軟綿綿的小嬰兒,如果沒有抱好,出差錯的責任是我們該負責。越是害怕就會有更多的擔心,甚至無厘頭地狀況百出。害怕小寶寶因為自己的不小心,從我的手上滑溜。所以我一直出著力氣的手不管放鬆,手感就會變得越來越僵硬,孩子不舒服會哭,什麼樣的狀況題都出現眼前。每一次,我的心如履薄冰地讓小寶寶靠在懷裡,無時無刻都需要繃緊著精神發條,才能夠戰戰兢兢的去面對這一大群足以讓我驚慌失措的嬰兒寶寶。如此地身歷其境的體驗與感受,收獲的是自己最真實的經驗,而這樣的機會還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由於感受很深 讓我在心中默默許下 一個必定要達成的決定 那天是一個微涼的午後,屋內沒有開燈,只有窗外微微的陽光灑落在五顏六色的巧拼地板上,還有在巧拼板上躺著,瞪大眼珠舞動小小雙手的孩子,在沙發上還有十幾個沉沉入睡的小寶寶。第一個朝著我爬過來的是個小女孩,我已不記得關愛之家給她的名字,或許她早已經離開關愛之家,跟著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也可能很順利地跟著媽媽回到自己的國家,開始了新的生活。我只記得她朝著我要了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依偎著我就安安靜靜地睡著了。本來想就這樣一直抱著她讓她繼續睡著,但旁邊的保母們跟我說,「不能這樣子一直抱著,他們會習慣的;你們走了,到了晚上他們會一直哭,沒有人可以一直抱她的。」這段話讓我想到那些天天被爸爸、媽媽、阿公、阿嬤搶著抱來抱去,搶著疼愛的孩子,當我再看著這些連一個擁抱都像是獲得最奢侈享受的孩子們,我的心裡頓時酸酸的會想要哭。也因為有這樣的感受,才讓我在心中默默許下了一個必定要達成的決定,要一起成為給予關愛之家這麼多的孩子擁有更多的愛,能夠常常陪伴著他們成長的那個姊姊。 到關愛之家當志工成為一種習慣 在這裡學到了什麼才是 無私的奉獻 不計較的給予 我得到的永遠比付出的多更多 就這樣,到關愛之家當志工漸漸地變成我生活中不可刪除的例行公事,我只要有時間,有休假,我的第一選擇就是去關愛之家照顧小孩。在這裏我學會了怎麼換尿布,怎麼泡牛奶餵奶,怎麼哄不同個性的孩子該睡覺的時間睡覺。我從孩子們的身上,學到了單純和分享;更從這裏的保母、阿姨、媽媽、姊姊的身上學到了什麼才是無私的奉獻,什麼是不計較的給予。其實,在關愛之家學習的過程中,更覺得我所得到的,比我付出的還要多更多了。 一開始看著剛出生沒有幾個月,不會翻身也不會爬的寶寶,那麼嬌小又柔軟的寶寶,他們開始長大了,會跑,會跳舞,會說話,會唱歌,會幫我按摩,還會指著我受傷的傷疤問我 「還洞嗎」(小孩的操林呆,洞=痛);看到我換了髮型會對我說「姐姐你剪頭花」(花=髮);看到比他們更小的小小孩在哭,會先把奶嘴遞過去,會輕拍著她們的胸前,會來拉我說「姐姐她哭哭」,我的心裡真的感覺很溫暖很感動。 這裡的孩子會一起跟別人一起分享 也開始學著自己一個人面對自己 他們懂事 現實環境卻無可奈何 這裡的孩子要跟其他孩子一起分享別人的愛,他們沒有自己專屬的玩具,沒有自己專屬的衣服,更不用說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時時刻刻的陪伴。所以,在關愛之家長大的孩子要學著自己一個人自己玩耍;學著任何事物都要跟別人一起分享;學著沒有人可以時時刻刻的抱著、呵護著的情況下也能好好的面對自己;她們還小卻那麼懂事時,總是令人覺得鼻酸,只因我們覺得她們懂事,可以說是現實環境下無可奈何的成長。 每次來關愛之家都會發現 有的孩子離開了 還有很多的孩子報到 儘管不一定能跟過去熟悉的孩子聯絡上 我們永遠給予祝福 每次來關愛之家幫忙,都可以看到趁著休假來看小孩的爸爸媽媽,當小孩的爸媽要返回去工作時,這些孩子們總是會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喊著媽媽的樣子,連我在一旁看著這樣的劇情,自己的眼淚很不爭氣的都快掉出來了,更不用說那些數不清的「我的媽媽勒?」一段段令人心疼的疑問,抑或是那些聯絡不上媽媽,連未來都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的孩子。而每次的離別總會帶著許多的令人不捨,孩子成長時間到了一定的時間,或是一定的年紀,這些孩子陸陸續續隨著爸媽回去他們自己的國家,我們祝福他們永遠幸福快樂,孩子都能快樂平安長大。 非本國籍關愛寶寶 除了他的父母親協尋未果 他們才有機會轉介國內外收出養機構安置 他們才有機會得到一個台灣身分 一個有機會的未來 這些年來,還是有幾個孩子被放置在文山關愛之家的門口、媽媽在生下他們不久就巧悄地留下他們的孩子,偷偷地離開。這些被遺棄、生父母親失聯,請求協尋未果;一直沒有爸媽可以給他們依靠,他們才有機會經由社會局轉介,分散安置到台灣各地具有辦理國內外收出養業務的兒少收出養機構等待配對。這些孩子一出生他們就跟一般的孩子很不一樣,他們都沒有身分證明,在戶政機關更查詢不到任何資料,更不用說有健保卡。他們在台灣出生,因為是非本國籍兒童,不一定就可以享受到台灣的健保醫療資源。 這些非本國籍孩童,在台灣拿不到台灣國籍,又被父母遺棄在台灣無法返回母國,孩子們的命運就只能很有耐心地等待國內或國外善心家庭及早提交申請書;這些無依無靠的非本國籍關愛寶寶變身為台灣寶寶,這個過程需要的是有更多的幸運之手眷戀,他們不再是沒有身分的小孩,除了關愛之家給他們一個讓人一眼看了便會記得的名字,在出養前也能夠長期擁有或許只是很短暫地持有台灣身分及一個跟其他來源的孩子一樣有名有姓。他們才有機會看見自己的未來,有一個幸福滿滿家庭會照顧他們繼續成長的家。這樣也意味著我們可能再也見不到他們的身影,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無法陪著他們,看著他們慢慢長大。 對於這些在關愛之家出生、在關愛之家長大的孩子們來說,這樣子做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安排,我們應該要替他們高興。另一方面,卻也難以輕易忘記曾經和他們共度的回憶。只希望他們能擁有自己幸福,平安快樂,健健康康的一天天長大,我們也就別無所求了。 真心希望台灣政府能有政策與配套 提供妥善合適的社福資源 善待與照顧日益增加的非本國籍移工寶寶 真心希望台灣政府能想到一個完善的政策與配套措施,提供妥適的社福資源連結,好好的善待與照顧這些日益增多的非本國籍移工寶寶。他們正處在一個最需要愛、陪伴與關懷的年紀,他們才剛剛從自己的人生起跑點上出發,他們未來豐富的人生才正要開始書寫,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平凡溫暖的家,有爸爸媽媽,有未來,有愛的家。也真心的感謝關愛之家,因為有你們投入人道救援工作,才讓孩子們有一個棲身之處,孩子才能感受到被愛的感覺。因為有你們默默地付出,讓我對未來的美好社會充滿了希望。也因為有關愛之家,我才有勇氣面對生命中的挫折,我的人生才開始有了意義。 關愛之家,你們辛苦了,我會跟著你們,還有這些孩子一起努力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