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時間:2018 年 4 月 12 日 19:00-21:00 地點:Impact Hub Taipei 主辦單位:台北同心扶輪社 講者:楊婕妤女士 紀錄:葉房蒲 主辦單位簡短的鳴鐘儀式之後,楊婕妤女士以一貫沈穩的語氣開場表示今日心情相當沈重。原來是前幾個月一名移工寶寶不幸夭折,因國籍問題,醫院無法開立死亡證明,檢察官介入要求驗屍,文山婦幼部的緬裔工作人員就在講座當天上午接到傳票,儘管是以證人身份接受調查,但內心的不安仍使她落淚不止。 她說:這兩日的低潮,不過是關愛之家無盡的三十二年的縮影,但為了這麼多需要照顧的人,我們還是要堅強起來。 一九八六年,自認為「保守婦女」…
◎撰文:Karen全員出動 從零到有用愛號召2018 年 4 月 8 日,一群溫暖、熱情、有愛的 8 位年輕人,為了要帶給無國籍寶寶「家」的感覺,從一開始的毫無頭緒,堅持用最簡單、真誠的愛,募集到 65 位志工、120 個餐盒、3 箱礦泉水、5 箱保久乳,以及 2 台遊覽車,載著 35 位孩子們到兒童星樂園,一同擁有美好的一天,我們是——L199。 活潑熱情迎接早晨 為讓孩子滿載而歸一大早,兩台遊覽車緩緩駛入關愛之家,迫不及待要接所有孩子們出去玩,而 L199 的所有成員們早已到達,緊鑼密鼓的討論著當天的活動流程,哪怕是有一點閃失,我們都要讓每個孩子能夠玩得盡興。…
Flying V-被遺忘的天使-「沒有名字」的孩子們[box type="note"] 我們是一群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三年級的學生,因為一門課而認識了關愛之家,經過一學期在關愛之家文山婦幼部的服務學習後,我們深深體會到這些天真可愛的移工小孩在台灣竟是一直被忽視的弱勢族群,我們能做的不多,所以希望能夠透過我們的宣傳讓更多社會上的人能夠認識關愛之家,也希望透過社會大眾的愛心來幫助這些孩子們。 因此我們企劃了這次的募資計畫,讓這些沒有名字的孩子們也能跟普通的小孩一樣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並且健康的長大。 [/box]專案內容『沒有名字』的孩子們官方統計,目前台灣有一千多個移工生下的小孩,…
原文 / 關愛之家住民 崙晉太原武陵人在捕魚途中,意外發現了遺世獨立的桃花源,在紛亂的世代找到了小小可愛的烏托邦理想社會。而關愛之家就像是 HIV 帶原者的桃花源,用理想挑戰現實,替這群失落的群體找到一個可暫時喘息的庇護之地。由於種種原因,HIV 帶原病人即使面對的病痛與病毒本身無關,在醫療進步的台灣,仍會在就醫時遇到許多困難。無論是心血管疾病或是精神異常等無關於感染的狀況,卻會因帶原狀況而難以找到療養的處所。有些人在就醫時就曾遇到醫生以種種理由拒絕入院,那禮貌的言語溫和的讓人窒息。有些看護則很直接,推得爽快乾淨。關愛之家則在法規、資源和社會常情重重限制下,…
台北同心扶輪社將於 4 月 12 日(四)舉辦扶輪鳴鐘講堂,本會創辦人楊婕妤女士受邀擔任講者。 詳細活動資訊請參考下方。另外,本次講堂為兒童友善環境,歡迎有興趣的關愛之友帶著小朋友來參加!【扶輪鳴鐘講堂第 40 講】楊婕妤: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從愛滋感染者到非本國籍孩童時間:2018/04/12(四)晚上 19:00-21:00 地點:Impact Hub Taipei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265巷3號,捷運科技大樓站)講者:楊婕妤(關愛之家創辦人)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女士自1986年起,提供愛滋感染者照顧服務,至今累計協助收容近 600 位感染者朋友,為超過 2,500…
志工◎白雪竣麻2018.04.02今天白雪兒要來介紹一個一直隱身在社區內需要大家關愛的機構——《 關愛之家 》。 這個地方是白雪兒每年一定會撥空去的地方!雖然我在金錢上面無法幫助得太多,但至少每年能去看看這些天使寶貝們,和他們互動、和他們玩耍、和他們聊天看看他們有沒有又長大些了呢!有沒有更懂事了!自己就覺得很開心。😃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關愛之家的由來。 1986 年關愛之家創辦人楊捷(婕妤)女士才 30 幾歲就開始照顧他認識的一個愛滋病感染者。在醫院探視、照顧期間,楊捷更陸續接觸到其他病友。很多病友他們因家人無法諒解或失去工作,生活在眾人歧視和排斥中。這時「楊姐」,…
<span data-mce-type="bookmark"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0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0;" class="mce_SELRES_start"></span> 台灣露德協會將於 4 月 10 - 24 日舉辦 2018 帕斯堤愛與希望單車環島之旅。 感染 17 年的光哥將藉著單車環島的洗禮展現生命力,傳遞愛與希望,也感謝一路以來支持帕斯堤的友善人們。同時企圖影響其他帕斯堤也看見生命的無限可能,懷抱信心與希望,邁向更精采的人生。…
財富種子許願池 創辦人 黃欣茹小姐相信每個人在出社會後,大多都會有很多以前上學時沒有的感觸,有時覺得工作不順心、有時覺得生活不夠好、有時容易因小事而感到煩躁,人們常常因為一件不順心的事而忘記了自己其實擁有很多。 我曾在大學時期因為課程需要來過關愛之家服務幾次,當時的想法只是單純覺得小朋友很可愛,卻沒有想到背後其實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故事。 在畢業後,我用志工的身分到來,並更深入的認識關愛之家,才發現其實這邊愛滋寶寶已經比較少了,大多數都是移工寶寶。這裡的小朋友比一般孩子需要更多的疼愛及關注,不僅不會怕生,反而每一個都想要你抱抱他、跟他玩。有些小朋友你把他放下來,他就馬上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