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主題之夜SHOW》曾經在幾年前播放西班牙公視紀錄片《杰瑪的救援日記》,其中舉辦的映後論壇找來了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女士前來一同探討法律與公理的關係。在今年,《杰瑪的救援日記》以及映後論壇《為了公理,我犯法對嗎?》一起重播,主題之夜的助理珮筠趁這個機會採訪楊姐,來問問這些被關愛之家照顧的「黑戶寶寶」們,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主題:那些楊姐照顧的黑戶寶寶,後來去哪了?採訪者:珮筠(節目助理)來賓:楊婕妤(關愛之家創辦人)本集收聽重點:00:31 關愛之家的起點和發展01:04 外籍移工為什麼要逃跑?03:16 孩子出生後沒有左手掌,爸媽抱頭痛哭07:03 非本國籍孩子的受教權14:…
為協助移工朋友提升中文能力、便利在臺生活與工作溝通,同時拓展職涯發展機會,新北市政府勞工局與臺中市政府勞工局特別辦理免費華語課程,歡迎在臺工作之移工朋友踴躍報名參加。臺中市勞工局表示,該局已連續九年開辦移工華語課程,協助移工更快速融入在臺生活與工作環境,同時改善雇主與移工間的溝通問題。新北市勞工局亦於本年度開設第二梯次華語班,因第一梯次反應熱烈,為滿足需求特別加開,期望能協助更多有學習需求的移工朋友。課程對象包含來自菲律賓、印尼、越南、泰國等地之在臺移工,亦鼓勵雇主支持移工參與華語學習,共創友善職場環境。📍 新北市勞工局 華語課程報名資訊請洽:明志科技大學聯絡電話:(02) 2908-…
關愛之家主任蘇素倫:「她們快要生的時候,都是希望來我們這邊幫忙,就是待產、產檢這樣子,移工來這邊打工,通常經濟都不是很好。我常常帶小孩看醫生,小孩沒有健保卡好貴,有些很嚴重的,一歲開始住院,好像(大概)一兩百萬都跑不掉...」(7:35)【華視新聞 | 新聞高峰會 】在台移工人數已經突破83萬大關,他們是台灣社會運轉中不可或缺的齒輪之一,卻往往未被善待,甚至被制度遺忘。女性移工大多投身長照領域,當她們有成家生子的需求時,卻經常面臨被解僱的風險,有些人鋌而走險成為無證移工,他們的孩子更是沒有身分、無法上學,被推向社會邊緣。在全球面臨人力荒的此刻,我們如何打造友善、且有人權保障的工作環境,…
即使醫療進步、資訊傳播發達,愛滋相關的恐懼與誤解仍根深蒂固?穩定治療達到U=U的HIV感染者,醫學實證仍遭質疑被提分手!看似荒唐的分手理由,卻在你我身邊上演著...沈玉琳監製、陳漢典主持 X 真實故事改編友團愛滋權促會7/2 台灣U=U Day獨家推出《不分手擂台》這一次,不分手,也別讓誤解說了算!HIV感染者只要穩定服藥控制達到U=U,病毒量測不到,就不具傳染力瞭解U=U,讓我們一起友善面對感染者我們希望U=U不只是一個醫學名詞,也能成為一把打開理解與尊重之門的鑰匙7月2日台灣U=U Day,不只是感染者的日子更是所有人共同走向去標籤、去恐懼、共融社會的重要一步#7月2號U等於U日 #…
隨著性傳染病之感染年齡層日益下降,為了強化國內對梅毒、淋病等性傳染病的預防與應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宣布自114年7月1日起,正式啟動「性傳染病匿名諮詢與梅毒篩檢服務」,民眾可透過電話、Email、Line@等方式獲得專業、保密且不具識別風險的協助,另外針對目前就學的學生,憑證明文件即可享有「免費梅毒快速篩檢服務」。目前梅毒、先天性梅毒與淋病已被列入《傳染病防治法》第三類法定傳染病。為此,疾管署希望透過正確的衛教觀念,能幫助更多人認識到避孕、安全性行為與定期篩檢的重要性,降低感染風險。針對不同對象的需求,疾管署在官網設立的「性傳染病衛教資源」專區內容非常豐富,包括針對一般大眾、教育工作者、…
臺南市自111年起首創「產業類勞雇安心計畫」,至今已邁入第四年,累計辦理102場次、服務移工與雇主達756人。服務對象涵蓋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多國籍移工,計畫內容包括工作危害辨識、安全防護操作、職場溝通及雇主教育訓練,有效提升廠區職安管理品質。曾受服務的越南籍阿海表示:「來台灣已經一段時間,第一次接觸到針對外籍移工的安全訓練,主動關心我們工作上的安全問題,以前都以為工作上受傷是因為自己不小心造成的,經老師的說明,了解到機械安全防護的重要,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工作上的安全,如:不可以在機械運轉的時候去調整或清理機械;清潔、保養機械時要關掉電源,這些都是保護自己的重要觀念。…
美國生物製藥公司吉利亞科學(Gilead Sciences)本月18日宣布,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已批准全球唯一每年注射兩次的預防愛滋病毒(HIV)注射劑─Yeztugo® (lenacapavir),未來可望進一步向全球推廣。Yeztugo® (lenacapavir) 需每半年注射一次,其長達半年的保護期,是當前持續時間最長的預防HIV藥物,可能會吸引那些擔心需要頻繁就醫或每日服用藥片的人。專注於傳染性疾病治療的休士頓醫生克羅夫(Gordon Crofoot)表示,「全球所有面臨愛滋病毒感染風險的人都需要獲得PrEP,我們應該讓公眾更容易取得這種高效PrEP」。友善提醒:…
疾管署今(25)日表示,目前國內已進入腸病毒好發季節,社區監測檢出腸病毒型別仍以伊科病毒11型為多,該型別容易引發新生兒重症,但幼童亦有感染及併發重症風險,呼籲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應落實個人與環境衛生。出外回家後,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務必正確以肥皂洗手;另預期暑假期間腸病毒仍將持續升溫,教托育機構、暑期班、夏令營工作人員與家長,應加強環境衛生,定期以濃度500 ppm的含氯漂白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市售家庭用漂白水)消毒幼童常接觸之物品表面。也需教導幼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在「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看病前後」,皆須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正確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