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牙痛到不行,去到診所卻被醫師用一袋止痛藥打發」、「不管多早到候診室,都是最後一個接受檢查」、「看診前要先等診療椅被包膜才可以坐上去」、「明明診所就在住家附近,總要千里迢迢去到生活圈外的地方就診」,這些看似不可思議、不合常理的就診經驗,卻是HIV感染者的日常!根據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調查發現,超過6成感染者,曾於就醫時因感染者身分受到權益侵害;台灣愛滋病學會及台灣露德協會的感染者生活品質調查也發現,每4名HIV感染者就有一人曾因身份被拒診!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隨著藥物的進步、疾病知識普及,社會對於HIV感染者也應更加友善。」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分享:「…
19歲的小恩(化名)透過交友軟體認識成哥,因為打算與成哥邁入下一階段關係,成哥鼓勵小恩即使身體沒有感到不適,可以上網購買愛滋自我篩檢,篩檢是保護彼此的好方法;沒想到小恩自我篩檢陽性,後續確認檢驗也陽性,且病毒量高達200多萬,所幸有透過自我篩檢,及早發現及時銜接治療,目前小恩在成哥陪伴下積極就醫治療,病毒量也受到有效控制。 為鼓勵民眾瞭解自身健康狀況,疾管署今(2022)年持續辦理「愛滋自我篩檢計畫」,截至9月底止已提供約4萬人次篩檢服務。鑒於我國愛滋疫情以年輕族群為主,今年新通報愛滋感染者中24歲以下占19%,25-34歲占40%,同時考量年輕族群經濟大多未完全獨立,推廣校園愛滋自我篩檢,…
受疫情影響停辦,睽違2年的台灣同志遊行,今天(29日)再度舉行實體舉辦,主辦單位預估超過12萬人參與,而稍早有「國民女婿」之稱的羅一鈞也現身宣導愛滋平等,並指出疾管署認可「U=U」,也就是病毒量測不到,等於不會傳染,希望民眾可以把加諸在患者身上的枷鎖拆解,讓愛滋感染者也能生活正常化。 據了解,台灣同志遊行過去固定於每年10月最後一個週六舉辦,但受到疫情影響,已連續2年停辦,直至今年才恢復實體遊行,本次以「無・限・性」為主題,強調每個人都有無限多種可能,希望打破社會大眾對性與性別框架和壓迫、刻板印象。 而投入愛滋防護多年的羅一鈞,稍早受邀上台致詞表示,當年是希望能推動愛滋平權,…
文/臺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   10月29日中午12點起,第20屆臺灣同志遊行「無・限・性——解構框架,性/別無限」於臺北市政府前廣場隆重登場。去年(2021)因受疫情影響,臺灣同志遊行改為線上舉辦,因此今年是相隔兩年後,再次回到臺北街頭。適逢國境解封,雖現場大雨持續,但仍吸引將近12萬海內外人士參與東亞最大的同志遊行。 根據主辦單位臺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下稱臺彩協會)表示,今年遊行超過200組團體報名,其中包含各國在台機構如美國在台協會、歐洲經貿辦事處、英國在台辦事處及澳洲辦事處等,以及KyivPride(基輔同志遊行)、香港邊城青年等海外團體一同參與,並有羅一鈞、尤美女、…
我國整體愛滋病染疫情形從2018年起呈下降趨勢,但疾管署發現,今年女性新增通報人數雖然佔整體比例仍低,但有增加趨勢;今年女性感染者年齡分布以30歲到49歲為主,佔69%,且多因不安全性行為而感染。 28歲女性文文(化名)最近出現呼吸喘、反覆發燒、疲憊感等不適症狀,住院治療進而診斷感染愛滋病毒。經疫調發現,文文有交過幾任男友,都有發生不安全性行為,且文文表示很難拒絕男友們不戴保險套的要求,明知不安全,但總是被「我們只有彼此」說服。 文文也表示,上週不經意發現,現任男友會透過交友軟體或其它管道交友及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後經衛生單位提供伴侶篩檢諮詢服務,現任男友也確診感染愛滋,並要追蹤其他伴侶…
中裕(4147)今(4)日宣布,該公司開發的愛滋病新藥Trogarzo(TMB-355, ibalizumab-uiyk)靜脈推注(IV push)劑型,已於美國時間10月3日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生物製劑新藥查驗登記(sBLA)核准,將大幅提升Trogarzo用藥方便性,將有助於提高Trogarzo的市場滲透率。 依據中裕新藥與合作夥伴Theratechnologies公司協議,靜脈推注劑型獲准上市後,中裕新藥將可分兩年共取得300萬美元(約新台幣9,500萬元)研發哩程金。公司下一步是繼續開發肌肉注射(IM)劑型,目標在今年完成臨床三期試驗後,…
封面圖片攝影/楊子磊 文字/曹馥年 逾6成女性受刑人因毒品案入獄,遠高於男性的4成左右。她們有高比例的創傷經歷、共病與經濟弱勢,也更易受到伴侶影響用藥。成癮背後的性別議題,卻成為「房間裡的大象」,女性罕有專屬支持資源,長期和男性使用同一套模式戒癮,也承受更多歧視與標籤。 社工陳鳴敏是藥癮過來人,前半生的用藥史就是台灣的毒品演進史。用藥近20年,再花10多年從犯罪者走到犯罪學研究所碩士,在現在服務的安置機構,她仍看見一位位少女循環著她曾經的成魔之路。當受到生命創傷的女性用物質找愛,這樣的病,能怎麼治? 眼前是上過午間新聞頭條的「女魔頭」──這是她當年因槍砲、毒品、妨害自由、…
隨著HIV新確診者數量逐年下降,台灣在抗病毒藥物治療、篩檢服務與取得管道上,皆有相當的經驗與水準,但感染者的生活品質仍有進步空間,社會的偏見與歧視也有待改善。長期關注HIV領域的GSK 台灣,於2022年初成立「讓愛更好計畫(Act For Better Love,簡稱AFBL)」,希望能提供台灣在地社群團體更多支持,擁有更多HIV的預防、衛教與研究資源。 根據疾管署於2020年所公佈的數據顯示,台灣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比率達90%、感染者服藥比例達93%、服藥者病毒量測不到比率達95%;與2020年的全球平均值「84-87-90」相比,台灣的表現顯示各界多年來在篩檢、藥物控制上的努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