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移工及雇主更方便的取得聘僱許可、轉換雇主許可等資訊,勞動部宣布建置網路查詢及下載系統,自2022年6月30日起,移工及雇主可以全天24小時線上查詢及下載需要函文,無須再向勞動部查詢或申請補發。勞動部在核發移工聘僱許可及轉換雇主許可時,會同時將許可函文紙本寄給移工及雇主,同時提供移工有關許可函文的母國語言說明;若相關函文不慎遺失,可向勞動部查詢或申請補發。
勞動部表示,為使移工及雇主能便利取得相關函文,已自2022年6月30日起,建置「移工網路線上申辦與查詢下載系統」(https://fwad.wda.gov.tw),提供中文暨移工(印、泰、菲、越)母國語言的友善介面,…
疾管署於7月12日新聞稿宣布在國際機場檢疫發現第二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該病例因出國返台後自述疑似罹患猴痘,由機場檢疫人員及醫師採檢後通報確認陽性,目前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疾管署於新聞稿指出,此波猴痘疫情自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64國報告至少9,664例確診。 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多與陽性個案親密接觸或不安全性行為,或與照顧確診者的醫護人員有關,因此除疾管署目前積極加強入境檢疫措施,以及針對民眾風險溝通與衛教宣導做補足之外,民眾自身也須注意若前往病情較嚴重之國家時,應儘可能避免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 國人返國入境時如果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
編按:近年的COVID19爆發,在防疫政策尚未周全的時候,HIV感染者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例如確診後的如何取藥?旁人與醫護又是如何看待?感染者從愛滋個案管理師獲得了哪些幫助?這些在社會中尚未擺脫的污名跟疫情綁在一起,令人喘不過氣來。讓我們從感染者的角度,汲取愛與守護的力量,避免無知的歧視。
---正文開始---
聊到HIV感染者,很多人可能以為,這肯定是一個充滿負面能量的故事,然而和Jason的對談過程,卻如同一路走來跟他併肩作戰的愛滋個案管理師Ivy所說,他總是抱持著正面、陽光的態度,甚至比誰都更用功做功課、收集資訊,Jason說:「知識和資訊讓我不害怕、親情支持以及Ivy的協助,…
疾病管制署(以下稱疾管署)24日公布我國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為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於今(2022)年1月至6月至德國就學,6月16日搭機返國,機場COVID-19檢驗陰性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於6月21、22日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及通報,檢體送疾管署昆陽實驗室檢驗,於24日確認陽性。 疾管署表示,地方衛生單位已依規定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等防治工作,確診個案目前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將治療至全身皮膚病灶結痂完全脫落才可解除隔離。密切接觸者經調查目前均無症狀,將由衛生單位進行健康關懷。針對我國出現首例確診個案,…
「咪咪!咪咪!」一張張東南亞面孔的孩子們,稚嫩聲音此起彼落喊著類似「媽咪」的「咪咪」名字。
「誰要去公園?要去的要乖喔!」被孩子們開心圍繞的楊婕妤,像媽咪般溫柔地回應著。
創辦關愛基金會 力排眾議接納愛滋患者
關愛基金會創辦人楊婕妤,35年前從照顧第一位愛滋病患開始,到收容愛滋寶寶,而今在藥物的發展下,台灣愛滋寶寶早已「+0」,她持續將觸角擴及照顧失聯移工與寶寶,有如這些孩子們在台灣時的「臨時媽咪」,「我現在都可以在這裡幫忙接生了。」一句話道出她多年來的付出。
當台灣社會對愛滋病、非法移工議題還處於不了解,甚至排斥的氛圍時,楊婕妤力抗社會異樣的眼光,打開大門接納照顧這群被社會遺忘的邊緣人…
台灣的基礎勞動力,多數來自於移工。而於今年四月底上路的移工留任方案,家事移工綁定需要通過華語測驗,導致報名人數與考試測驗名額不足,而勞動部將允諾加開名額。
根據勞動部調查顯示,即將屆滿14年年限的家事類移工約有7,000多名,因應台灣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對於長期照顧與居家看護等人力需求勢必會持續增加。
針對勞動力缺口與移工人力補充,勢必要有調整與開放的政策,讓移工可以順利進入勞動力市場。
新聞來源:移工留才綁定華語測驗名額卻不夠 勞動部允協調加開
對於病友來說,穩定服藥達到病毒量測不到達6個月以上,亦即聯合國愛滋並聯合規劃署提出的U=U,即是針對病毒傳播及防治的「檢測不到病毒Undetectable=不具傳染力Untransmittable」的狀態。
就我們所知,目前只要定期回診與穩定服藥,大多能維持日常生活,將病毒的影響降到最低;雖然減低了病毒的影響,人們常見的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等,這些對於病友來說更是需要注意。
對抗病毒本身就是個慢性發炎的狀態,再加上共病帶來的影響,希望病友們平時要留意自身的狀況,除了穩定就醫,也要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多與個管師和醫師討論,各種身體變化都有可能是種警訊。…
疫苗這裡打:http://antiflu.cdc.gov.tw/Covid1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表示,為保護高風險場所(域)、活動之工作與從業人員及參與民眾健康,自2022年4月22日起,強化該等場所(域)、活動對象之COVID-19疫苗第3劑接種規範,以提升保護力,有效控管風險。
相關對象及規範如下:
一、屬於維持醫療量能、維持防疫量能及高接觸風險工作者、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即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對象第1、2、3、7類對象)與矯正機關、殯葬場所工作人員等,以及教育部、經濟部、勞動部及衛生福利部業管之24類場所(域)人員。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