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年輕的 Lucy Wanjiku 身具多重身份:母親、愛滋感染者,以及肯亞「年輕女性帕斯堤之聲」(Positive Young Women Voices)領袖。當她發現自己感染愛滋時才 19 歲,對當時的她來說簡直是毀天滅地的衝擊。Lucy 說:「青少年懷孕是一回事,但感染愛滋又是另一回事。當時我被社區跟老家歧視,甚至在醫療院所也是。根本就沒有真正能支撐我的社會結構。」 [caption id="attachment_7006"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圖右:Lucy Wanjinku。[/caption] Wanjiku…
[caption id="attachment_6992" align="aligncenter" width="656"] 低病毒愛滋感染者受贈器官規範/圖: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10日[/caption] 總統府已於107年6月13日公布「修正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條文」,依據修正後條文未來愛滋感染者可互捐器官。(修法條文:下載)愛滋感染者器捐禁令 未來將解除立法院社環委員會今初審通過「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修正草案,只要愛滋感染者同意,即可接受另名感染者的器官移植,為感染者打開另一條器官移植大門,一般民眾的等待移植排序也能加速往前。…
[caption id="attachment_6894"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2018 年 5 月 21 日,世界衛生大會研討社區健康照護工作。[/caption] 數十年來,呼籲增加經培訓之受薪社區健康工作者的聲浪不斷,希望能使基層健康照護觸及更多民眾。然而,許多國家依然在增設社區健康工作者這條路上走得跌跌撞撞,雖然有壓倒性證據顯示,這類計畫對於促進國民整體健康好處多多,特別是孕產婦及兒童健康。 盧安達結合社區健康保險計劃及社區健康工作者的投資,為該國帶來有史以來最低的孕產婦死亡率,可見投入資金確實能拯救不少性命。 聯合國愛滋規劃署執行長…
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大會期間,甫成立半年的全球愛滋防治聯盟(Global HIV Prevention Coalition)於 5 月 22 日發表第一次進度報告書。超過兩百位各國代表出席這場發表會,其中包含十一位聯盟國的健康部長,以及新近加入聯盟的三個國家(波紮那、伊朗及緬甸)部長。 報告書指出,全球愛滋防治聯盟成立後,在深化愛滋防治之政治承諾及減少新感染人數等面向已有重大進展。國家層級的防治連線陸續成立,加速推動並更為妥善地協調針對疫情的應變措施。許多國家也設定了頗具野心的新防治計畫目標,而著重於防治的愛滋戰略也陸續施行。 肯亞健康部長 Sicily Kariuki 表示:「…
[box type="note"]「我們已經訂立了一個光明遠大的目標,現在該著眼於現實處境了——如何在沒有疫苗或解藥的情況下,運用現有的工具防治愛滋疫情。」JOSÉ ZUNIGA(國際愛滋照顧提供者協會主席)[/box] 5 月 3  至 4 日期間,國際愛滋照顧提供者協會(IAPAC)於瑞士日內瓦主辦 2018 愛滋流行病防治高峰會。與會者討論用以評估國家及次國家愛滋疫情進展、將愛滋服務工作擴展至涵括其他健康狀況(如肺結核)的新測度(metrics)。 世界衛生組織副署長 Soumya Swaminathan 於專題演講中強調整合、連結健康服務的重要性。例如,…
[caption id="attachment_6750"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中國國民黨立委陳宜民(中)15 日在立法院表示,5 月 19 日是 2018 國際愛滋燭光日&國際不再恐同日,台北將與全球超過 115 個國家,500 個地區,透過網路或聚會方式,一同點亮別具意義的希望燭光儀式,紀念全球因愛滋而死亡的朋友們。(中央社記者張皓安攝)[/caption]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天說,今年仍將推出廣受年輕族群歡迎的愛滋快篩,透過自動販賣機、網路下單超商取貨等多元管道發放,並持續擴大匿名篩檢服務,來降低愛滋延遲診斷比例。…
楊婕妤創辦關愛之家,半生奉獻照顧愛滋病患、落難外籍移工及寶寶,她像顆小太陽,源源不絕散發出暖能量,她說看了很多事情,不幫很痛苦,幫久了漸漸變成一種習慣,不曾疲累過。楊婕妤,62歲,關愛之家創辦人撰文◎郭逸君 攝影◎楊弘熙 從小,我的家庭就很辛苦、很困難,爸爸有精神病,我有九個兄弟姊妹,我是老么、第九個,小孩子多啊,媽媽煮飯時米沒了、鹽沒了,就會叫我去和鄰居借,借久了,鄰居小孩都會對我擺鬼臉:「又是你,你又要來借什麼,羞羞臉!」 年輕時後,我也是先上車、後補票,到台北流浪,挺著大肚子也不敢跟家人講,後來離了婚,當單親媽媽,雖然吃了很多苦,但是也越長大、越來越強壯,你會想到你以前有多辛苦,…
[caption id="attachment_6715"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養護機構拒收,大部分失能失智的愛滋感染者無處可安置。 記者楊萬雲/攝影[/caption]「當安養中心知道父親是愛滋感染者後,剝奪了坐輪椅爸爸每天最期待的放風時間,爸爸愈來愈憂鬱;我的父親在初次愛滋匿名篩檢結果出爐後,機構得知結果為陽性,當天就將入住機構的爸爸趕出來,我們不知道帶著老人家能去哪裡…」。申請入住長照機構、私人安養中心,愛滋感染者更常遭拒或被差別對待。根據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二○一四年電話訪查雙北地區所有公私立安養、養護照顧型機構是否接受愛滋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