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以直聘和仲介雙軌制引進移工,其中,直聘推行16年以來,卻因為申請流程繁瑣、費時,甚至因為移工沒有健檢等疏忽,遭到開罰,直聘比例不到3%。對此,勞動部強調,會加強宣導直聘制度,預計下半年推動簡化申請流程等的精進方案。
閱讀更多: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02577
日前有大學生匿名在平台上分享指出,一名24歲女子已有穩定交往對象,並準備討論婚禮事宜,不料,快篩發現確診愛滋,當即決定離開男友。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主任楊清鎮表示,目前已有許多藥物可控制、預防及積極治療愛滋,其實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 7月2日是台灣「U=U Day」。U=U代表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意指愛滋病毒感染者經持續且有效治療後,將體內病毒量抑制在檢測不到的數量,就不具有傳染力。 楊清鎮指出,U=U的科學事實已獲全球醫學界的認可,並有大量研究支持,但U=U概念雖確立多年,現今社會對愛滋病的汙名化依然嚴重。許多人對愛滋病患者存在誤解,…
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特此聲明,我們並未於任何平台、FB、IG、LINE...等,舉辦小額捐款的抽獎活動,此為詐騙行為,請勿上當。
近期有人假藉抽獎活動,向民眾宣稱只需小額捐款211或398元...等金額就可抽獎,再私訊中獎訊息,邀請被害人參加公益小額捐款。再要求提供姓名、電話、地址、帳號等個資,以利後續詐騙行為。該舉動不但造成民眾財損,也傷害了許多社福團體之信用。
在此提醒各位民眾留意,若有遇到可疑的訊息,除了求證165防詐專線,也歡迎直接與我們聯繫:
服務信箱:twhhf@twhhf.org
行政專線:02-2738-9600
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 敬上
聯合報/ 記者葉冠妤
台灣新住民及其子女近百萬人、移工近77萬人。行政院將提出新住民專法草案,送立院審議。移民移住人權修法聯盟、南洋台灣姊妹會、新二代留聲機、桃園群眾服務協會等團體今赴行政院前高喊「層級高、包納廣」、「通譯要全面」、「人權保障要入法」等口號,並訴求成立更高層級的新住民專責單位、新住民定義納藍領移工、建置通譯人員培訓及執業制度、人權保障及反歧視條文入法,要求行政院回應移民工需求,否則將淪為一部空法。
閱讀更多:https://udn.com/news/story/7314/8041512
新聞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712135
郭顏慧/核稿編輯
人類在對抗愛滋病迎來革命性進展,美生物製藥公司吉立亞醫藥公司(Gilead)宣布,在名為「PURPOSE 1」的臨床試驗中的數據顯示,使用每半年注射一次Lenacapavir組的2134名女性中,HIV感染病例為0例。
「PURPOSE 1」臨床試驗是的一項3期雙盲隨機研究試驗,旨在評估每半年注射一次皮下注射Lenacapavir和每日一次口服藥Descovy、Truvada對南非25個站點和烏干達3個站點的5300多名16-…
【人間社 毘授 台北報導】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慈佛社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文山區第二分會,持續響應國際佛光會「零饑餓」公益米捐贈活動,再次募集10箱白米送暖關愛之家文山院區。佛光山大慈佛社滿富法師,文山區督導長林美珠,文山第二分會會長林秀嬌,以及佛光會幹部等6人於6月21日前往捐贈公益米,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親自致贈感謝狀。
楊婕妤回憶與佛光山結緣於1998年的「佛牙舍利恭迎團」,當時自行開著車子自台北一路跟隨恭迎團至高雄佛光山,因此對於佛光會倍感親切。他邀請滿富法師等人進入幼兒照護區給予孩童祝福,並說明目前全省約350位孩童安置於關愛之家,最大比例是落難的非本國籍人士及外籍移工的孩童,…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16日是「國際家務工日」,台灣移工聯盟與多名家庭看護移工及聲援團體到衛福部陳情,指21萬名家庭看護移工是長照主力,卻長期欠缺法令保障勞動權益,呼籲納入長照規劃,否則長照走不遠。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目前已規劃符合一定語言能力檢定、照顧技術能力的中階家庭看護移工,未來可適度逐步開放成為社區式或居家式服務機構的照顧服務員。
移工團體對新上任的衛福部長邱泰源提出喊話,希望家庭看護移工納入長照制度,以及逐步廢除1對1、24小時、在宅(live-in)外籍看護的家庭聘僱制度,轉由政府特約的長照機構聘僱,以多對多的協作方式提供長照服務。
新聞連結:https://…
第26屆「臺北文學獎」於本月25日舉行頒獎典禮, 6項24位得主年齡橫跨20歲至50歲不同世代,其中有4位外籍得主,創作主題萬象紛呈,涵蓋社會觀察、親子關係、疾病書寫等,展現豐沛的創作能量,與文壇新勢力切磋交流。最大獎項「文學年金」由羅漪文《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法律之前,不讓移工喪失權益與尊嚴》獲得。
文學年金第二階段最終決審得主,由羅漪文《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獲獎,其透過司法通譯的特殊視角,講述移工族群罕為人知的困境與生命故事,該書已於今年1月由寶瓶文化出版。羅漪文出生於越南西貢,兒時隨家人移居臺灣,擔任司法通譯一職,讓她接觸許多身陷法律困境的移工,重新思考自我的身分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