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姐怎麼說?https://supr.link/v0rTf讓光照進來,照亮移工媽媽與黑戶寶寶https://reurl.cc/OrDVL7移工是支撐臺灣產業運作、家庭照顧的重要力量,但有 20 多萬名正臨婚育年齡的女性移工,因政策缺乏周全配套措施,在臺懷孕和育兒,使她們陷入「生命VS生存」的脆弱困境:被片面解僱、強迫回國,成為失聯移工,衍生黑戶寶寶等憾事不斷上演,在國際人權轉型升級的潮流中,我們的社會如何攜手面對?採訪影片:中文字幕https://youtu.be/_R6AGG18C9I?feature=shared英文字幕(EN)https://youtu.be/…
台灣不少產業人力需仰賴外籍移工,雖然現今已明文禁止雇主以移工懷孕為由解聘,但持續有擔心被送回國的懷孕移工失聯。
她們為什麼寧願選擇失聯?為了人道及因應移工需求,台灣該如何面對這群被忽略的懷孕移工?
這次,公視來到關愛之家訪問創辦人楊姐,聽聽楊姐怎麼說
線上觀看:https://youtu.be/ONkQdDgmutY?feature=shared
更多完整報導》https://newslab.pts.org.tw/video/325
「愛自己擁抱健康!」
為降低愛滋病毒(HIV)母子垂直感染風險及強化女性愛滋篩檢,促進潛在感染者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疾管署宣布,10月1日起,將孕婦全面提供愛滋篩檢計畫擴大,將人工流產者亦納為公費愛滋篩檢服務對象,增進女性健康。
疾管署提醒,醫師於臨床遇有孕婦,即使是選擇人工流產或未攜帶孕婦健康手冊,均可透過該計畫提供愛滋篩檢並進行申報,篩檢費用由疾管署實支實付;其他民眾若經醫師專業評估,有進行愛滋檢驗之必要,亦可經由健保醫療服務方式辦理,以避免延遲診斷,影響自身健康。相關注意事項可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國內免付費1922(或0800-001922)防疫專線查詢。
閱讀更多:…
上週末我們舉辦了愛滋助人者工作坊,真的收穫滿滿!
#李克翰 心理師帶我們瞭解助人工作者在服務的日常中,如何自我照顧與察覺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張榕峻 社工師分享了在人生最後一哩路上,我們能為個案做些什麼,以及如何做到安寧中的「五全」服務。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 #陳冠斌 總幹事,也用經驗分享常見的精神共病,以及精神病患的服務方式。
「愛滋助人者工作坊」帶著在第一線服務感染者的助人者們常見的問題,以及近年來越來越受重視的溝通與自我照顧議題,期望能夠幫助助人者們應用在服務中。
跨界對談讓我們深刻體會「照護並非一人的戰鬥,而是一個團隊的合作。」
唯有攜手,才能真正幫助到愛滋感染者,…
主題:「失聯移工生活崎嶇路 黑戶寶寶該何去何從」
二個月前,我們在台北華山舉辦了怪咖公民行動論壇–黑戶寶寶的「移」難雜症,引起了Hit FM主持人 #陳家頤 的好奇。
昨天楊姐在早上六點多就到了電台,七點就開始LIVE節目。
訪談間,主持人家頤之前作足了功課,像是移工相關方案以及配套措施,以及婦女的權益、山上的失聯移工...等等資訊,都讓此次的討論產生很大的共鳴。
而楊姐也提出許多非本國籍兒童的困境,並且探討兒童基本權利,搭配一些真實案例,讓一般聽眾更瞭解關愛之家的日常。
俗話說,恐懼來自於未知或無知。
許多人因為對愛滋病的不了解,而產生反感與排斥。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愛滋病已如同一般的慢性病,只要定期服藥即可達到U=U(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
剛從德國慕尼黑參加國際愛滋大會回來的副執行長馮一凡和主任陳佳備,他們在大會中學習了許多關於愛滋防治的最新資訊,這次受到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的邀請,我們將在節目中與大家分享這段經歷。
快來一起收聽節目
台灣愛滋病學會與護理學會攜手疾管署與昆明防治中心,共同推動愛滋友善醫療環境
【2024年8月30日,台北訊】
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於今(30)日發布來自23間台灣愛滋指定醫院之《醫事人員愛滋認知度調查》報告,指出超過八成醫事人員對於愛滋的認知度低,不清楚U=U(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的定義;同時,擁有愛滋正確認知的醫事人員對感染者的友善度亦顯著提升。
鑒於友善環境可同時鼓勵潛在感染者進行篩檢,並促進現有感染者積極接受治療,「零誤解」便成為台灣愛滋防疫三零(零感染、零歧視、零死亡)願景的最後一哩路。為此,兩學會攜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舉辦「…
台灣愛滋感染者的就醫環境仍不夠友善,最新一份針對醫事人員愛滋認知調查報告顯示,超過8成醫事人員對於愛滋的認知度低,疾管署表示,過去調查也發現,有四分之一的愛滋感染者曾遭受醫療拒絕,今(2024)年將推動友善愛滋醫療環境計畫,宣導愛滋認知。
新聞報導: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12552
新聞影片:https://youtu.be/fuuE2_kvw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