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每年的12/1日是「世界愛滋日」,桃園醫院在當日舉辦「愛之20健康同行」紀念活動,盼藉由正確衛教知識的傳達,讓社會更包容與體諒愛滋病毒(HIV)感染者的處境、減少歧視。
從院所到監所、從校園到社區 打造全方位愛滋防治網
桃園醫院副院長鄭舒倖表示,衛福部桃園醫院在民國91年成立的愛滋病照護中心,是當時衛生署醫院中第一個愛滋病照護團隊,該中心服務範疇不僅限於院內,也與監所合作,定期派團隊到台北監獄、桃園與桃園女子監獄,透過看診及衛教,協助監所建立藥癮愛滋病患的照護與衛教模式,另外,也與臨院桃園療養院合作,…
文/周家堯 身為人父,總是希望多為自己的家人而努力,不論辛苦付出自己的所有,願意冒著風險踏上未知異鄉。阿良(化名)從越南偏鄉小村落,借了一大筆錢支付仲介費和購買單程機票,於民國109年6月正式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國度-台灣。 工作數月後,發現未能達到原本仲介過於誇大的薪資,加上不合理的超時工作下,阿良幾乎無法好好休息。眼看著不知何時才能還清貸款和讓家人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情況下,阿良最後選擇了離開,期望能真正賺到錢。然而當時的他並不知道,他即將可能付出更多代價。 阿良透過介紹來到一家溫泉旅店工作,每天早上五點開始,鍋爐準備、大眾池及湯屋清潔等…
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 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獻給長久以來一直陪伴著感染者的 NGO 及醫療單位同儕員們,也獻給每一位陪伴在彼此身邊的我們。
最近有個機會讓我回想起得知自己感染 HIV 的那一天。
被醫師告知確認感染的當下,我鎮定的程度連告知的醫師都感到訝異。
知道自己感染的當下,我想起了自己身旁的感染者朋友們,是這些朋友在與我相處的日常中,逐漸讓我明白感染者的生活與大眾沒有什麼不同(一樣為了愛情苦惱、一樣喜歡抱怨工作,也一樣會揪咖打牌..)。正因為有這些感染者朋友,讓我在那個當下,能夠比較從容且自在的面對感染的事實。…
由 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 發起 「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活動,現在開跑囉!快來支援關愛之家!
投票這裡請:https://bit.ly/3DlmwME
我們需要您,一起支持「關愛之子家園安置照顧服務支持計畫」
提案目標:
一、平均每週至少4小時由專業治療師至家園,進行早療課程。
二、透過專業治療師設計之服務計畫,再由工作人員安排每日進行40分鐘以上的個別化或團體療育課程,提昇學齡前兒童在認知學習、語言溝通表達、粗動作、精細動作、人際互動與情緒發展等方面 。
台灣關愛基金會(簡稱關愛之家),由創辦人楊婕妤女士自1986年起創辦至今,主要協助對象為愛滋病友、受愛滋影響的孩子及家庭、懷孕女性移工以及不分國籍兒童與在台落難之外籍人士。關愛之家附設台北市立關愛之子家園於2021年設立,專職照護不分國籍之幼兒,至今已服務超過千人,由於需要每天帶孩子去早療、打疫苗、上學、運送物資,甚至孩子生病掛急診,倚靠的僅是一台替換下來車齡超過10年的公務車,因此急需一台新的公務車來給孩子們更安全的保障。
由台北市生命傳愛協會攜手磐石集團台大保經,一同捐獻愛心交通車至關愛之家。此項捐車行動自2014年起捐贈給花蓮市門諾醫院起,再捐至新北市政府、南投縣政府、…
「牙痛到不行,去到診所卻被醫師用一袋止痛藥打發」、「不管多早到候診室,都是最後一個接受檢查」、「看診前要先等診療椅被包膜才可以坐上去」、「明明診所就在住家附近,總要千里迢迢去到生活圈外的地方就診」,這些看似不可思議、不合常理的就診經驗,卻是HIV感染者的日常!根據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調查發現,超過6成感染者,曾於就醫時因感染者身分受到權益侵害;台灣愛滋病學會及台灣露德協會的感染者生活品質調查也發現,每4名HIV感染者就有一人曾因身份被拒診!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隨著藥物的進步、疾病知識普及,社會對於HIV感染者也應更加友善。」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分享:「…
為i篩檢2023公益月曆,預購連結:https://bit.ly/3VXyO6g
獲取方式:
- 單筆捐款新台幣400元(含)以上,給11間參與的NGO中的任一間,並完成線上表單登記,即可獲得限量月曆1本
- 早鳥限定!於12/31前,捐款滿750元以上(含)者(憑登錄時間),即可獲得猛男抱枕抽獎機會(每張捐款憑證限抽一次)
- 捐款連結:https://www.lovemyself.org.tw/iCanHelp
參與NGO
台灣露德協會
愛滋權促會
關愛之家 台灣關愛基金會
新滋識 HEArT - 船醫的小房間
感染誌 Hivstory
台中基地-同志社區中心…
活動與投稿連結:LOVE my VOICE 讓i發聲 (lovemyself.org.tw)
35年前,愛滋甫盛行之際,醫療技術尚不發達與錯誤觀念的傳播,造成導致愛滋感染者遭受社會的譴責、仇恨與歧視。
在那個同志族群還被嚴重歧視的年代,美國政府也認為愛滋是「同志專屬」,
最終決議放任並無視愛滋病毒的蔓延,許多愛滋感染者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病發而過世。
當時一位人權活動家Cleve Jones在得知許多舊金山人死於愛滋之後,
號召夥伴將因為愛滋而過世的人名或故事縫製在棉被上-每一塊都代表了死去的愛滋感染者的人生。
並在1987年時於白宮前廣場展出The 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