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按:近年的COVID19爆發,在防疫政策尚未周全的時候,HIV感染者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例如確診後的如何取藥?旁人與醫護又是如何看待?感染者從愛滋個案管理師獲得了哪些幫助?這些在社會中尚未擺脫的污名跟疫情綁在一起,令人喘不過氣來。讓我們從感染者的角度,汲取愛與守護的力量,避免無知的歧視。 ---正文開始--- 聊到HIV感染者,很多人可能以為,這肯定是一個充滿負面能量的故事,然而和Jason的對談過程,卻如同一路走來跟他併肩作戰的愛滋個案管理師Ivy所說,他總是抱持著正面、陽光的態度,甚至比誰都更用功做功課、收集資訊,Jason說:「知識和資訊讓我不害怕、親情支持以及Ivy的協助,…
PrEP (暴露前預防性投藥),是『非 HIV 感染者』在性行為『前』透過服藥,讓體內有足夠藥物濃度去預防感染 HIV。目前台灣核准做為 PrEP 使用的藥物為 TRUVADA 舒發泰。 TRUVADA 舒發泰透過 Tenofovir 及 Emtricitabine 兩種成分來避免使用者感染 HIV。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在 2015 年建議將暴露前預防性投藥( PrEP )納入全球愛滋病防制重要的措施之一,並在 2017 年正式發表可供各國實施 PrEP 的指引工具。台灣衛生福利部也在 2016 年 8 月正式核准 PrEP 相關藥品做為愛滋預防措施使用。 愛滋防治不分年齡、性別、…
感染者朋友看過來,營建署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宣導資訊來囉!為降低年輕及弱勢族群租屋負擔,行政院將於111年7月起開始推動「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補貼戶數總計50萬戶,申請資格所得標準為最低生活費之3倍。且針對弱勢族群提供補貼金額加碼,愛滋感染者屬於社會弱勢族群類別,於本方案可享有補助加碼1.2倍。有需要的感染者朋友可多加利用,降低租屋負擔。另外,感染者朋友如有其他身分類別可適用更高額之補貼(如經濟弱勢家庭補助加碼為1.4倍),無需使用感染者身分進行申請!各位感染者朋友們,請多多參考使用,降低租屋負擔。 申請時間:111年7月1日起至111年8月31日止專案網頁…
親愛的朋友,權促會2020年「愛滋感染者受侵權經驗」調查結果顯示,有安就養需求之填答者受侵權比例達57.6%,而據疾病管制署預測,2026年愛滋感染者存活人數中將有33%超過50歲,顯示5至10年內將出現愛滋感染者樂齡照顧相關服務需求。 本問卷是由愛滋權促會、臺師大社工所莊登閔助理教授,以及東吳大學社工系鍾道詮副教授合作設計,主要想瞭解身為感染者的您對長期照顧服務的認識程度、接受程度及可能影響您未來使用長照服務的相關因素。  問卷包含七大題組,分別為:過去就醫經驗、生理及心理狀況評估、就醫侵權經驗、安就養侵權經驗、生活中重要他人與照顧者、使用長照的需求考量及社會人口學變項…
在關愛之家,常常有來自各地的愛心食物,要如何讓孩子吃的營養又健康,是我們的責任。 照顧不分國籍的兒童,除了奶粉以外,副食品也是很重要的! 需要多方面的嚐試,找到營養均衡的搭配。快來看老師怎麼說?🤓   「我們都是給孩子吃最新鮮的。」❤ 支持孩子  https://bit.ly/HHF2021Care
疾病管制署(以下稱疾管署)24日公布我國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為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於今(2022)年1月至6月至德國就學,6月16日搭機返國,機場COVID-19檢驗陰性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於6月21、22日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及通報,檢體送疾管署昆陽實驗室檢驗,於24日確認陽性。 疾管署表示,地方衛生單位已依規定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等防治工作,確診個案目前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將治療至全身皮膚病灶結痂完全脫落才可解除隔離。密切接觸者經調查目前均無症狀,將由衛生單位進行健康關懷。針對我國出現首例確診個案,…
這是一個從感染者的角度,去思考並製作而成的實用網站。 不只討論愛滋事,亦是分享愛知識。 愛知識 iKnowledge 在思考如何透過 HIV 感染者對自我狀態的察覺,進而和專業醫療人員討論、開始調整生活型態,進一步的提升自我身、心、靈的生活品質。這也極為需要透過疾病知識做為基礎,促動感染者帶出後續實際的行動。並期待能結合 HIV 感染者、醫護專業、民間團體及公衛組織的力量,建構一個華文介面,去傳遞從感染者視角出發的 HIV 疾病知識與實用訊息的性健康知識平台。   最新、最當代的 HIV / 愛滋病治療及預防相關的資訊,都在愛知識 iKnowledge。…
「咪咪!咪咪!」一張張東南亞面孔的孩子們,稚嫩聲音此起彼落喊著類似「媽咪」的「咪咪」名字。 「誰要去公園?要去的要乖喔!」被孩子們開心圍繞的楊婕妤,像媽咪般溫柔地回應著。 創辦關愛基金會 力排眾議接納愛滋患者 關愛基金會創辦人楊婕妤,35年前從照顧第一位愛滋病患開始,到收容愛滋寶寶,而今在藥物的發展下,台灣愛滋寶寶早已「+0」,她持續將觸角擴及照顧失聯移工與寶寶,有如這些孩子們在台灣時的「臨時媽咪」,「我現在都可以在這裡幫忙接生了。」一句話道出她多年來的付出。 當台灣社會對愛滋病、非法移工議題還處於不了解,甚至排斥的氛圍時,楊婕妤力抗社會異樣的眼光,打開大門接納照顧這群被社會遺忘的邊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