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剪報】提升愛滋感染者生活品質 盼擴大同溫層。弭平歧視

文/今健康 洪素卿

根據2021年出爐的愛滋感染者生活調查,25.7%的感染者曾因揭露身份遭拒診!逾半數感染者擔心因為身份曝光遭拒診。在台灣,多數感染科醫師面對HIV感染者的共病,多數都是「能自己看、就自己看!」萬不得已需要轉診,也會提供「友善名單」,避免感染者「遭拒」、「受創」。

不過,卻有一家醫院已經沒有友善名單?

不久前剛慶祝愛滋照護中心成立二十年的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副院長鄭舒倖說,「先前我們也在檢視醫院的友善名單有沒有增加?然後赫然發現–我們不需要友善名單!因為大部分科別已經不再出現拒絕個案就醫或讓個案覺得被排擠的情況。我們醫院現在幾乎不需要擔心這件事。」

如何能辦到?鄭舒倖說,主要是透過長期與其他臨床科別溝通,讓同仁知道這些病患病毒控制得很好、沒有傳染力;而且就算意外發生,也有很有效的藥物可以避免感染,臨床工作人員實在不需要再把愛滋病毒的血液傳染當成很恐怖的事。「以我們醫院來說,因為個案群大,不論哪個領域的醫療人員都可能遇到感染個案,每次都是機會教育,也因此“見怪不怪”,無形中變成一種生活日常。」

「還有位肝膽腸胃科醫師跟我說,其實就像腸胃科有B肝、C肝,你們這就像是一種“愛”肝!」鄭舒倖說,當這些資源資訊慢慢被醫療人員接受了,醫院就不再需要友善名單。

不只是桃園醫院,包括台灣愛滋病學會在內諸多感染科醫師們這幾年持續努力將最新訊息與其他科別醫師分享,從基層到醫院、從牙科到急診,尤其是「『病毒量測不到就不具傳染力,U=U』的觀念,」,就是希望能夠打造更全面友善的就醫環境。

奇美醫院也從四年前開始持續推動去歧視活動。該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同時也是感染科醫師杜漢祥說,「當時剛好又有個案抱怨在外面找不到牙科醫師,加上還遇到一名第三孕期孕婦、先前都沒做產檢,一檢查就發現有HIV感染……心想怎麼這些故事一直重演?難道不能改變?」經過院長同意,開始了一系列活動。

「有鑒於問題常來自對疾病的不了解!」因此,第一個計畫是先調查醫院員工對疾病的認知以及對於進行哪些治療的時候會害怕?是否會焦慮?

結果發現有一部分的人是OK的!他們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與病人溝通。另外,確實有些人在進行特定侵入性檢查的時候會害怕。「擔心被針扎或是感染怎麼辦?會不會因為這樣得到HIV?」

所以,第二步就是告訴他們「不用擔心!」解決心裡的擔心害怕,幫他們上課了解這疾病沒有那麼可怕,「知道現在有藥物可以進行預防性投藥」,同時傳遞U=U相關資訊。

「不只在各科、針對各類醫療人員說明,甚至訪問院長、各科長官、意見領袖,做成影片、海報展出,還製作月曆,每個月有不同主題,放置在醫院各處。」也讓同仁遇到個案可以來討論。利用成功案例給同仁鼓勵,慢慢推動起友善醫療。「這是每個醫院可以推動的!」

問題是,走出了醫院之外,還是有很多人對這個疾病不了解!

亞東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醫師指出,去年我們在新加坡會議上面張貼一張海報,顯示同儕團體支持度最高、而社會支持仍然最低。這應該是我們之後還要繼續努力的目標。

「我們無法改變所有人,但能盡力讓同溫層擴大。」杜漢祥說,「畢竟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在診間不過幾分鐘而已。離開了診間才是個案真正的生活!」而「從COVID19我們看到了傳媒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可以如何教育民眾。」

鄭舒倖指出,「三年前我們面對新冠肺炎的反應,就跟早年剛認識愛滋病毒時的情境幾乎一樣,「從一開始恐慌、害怕,把病人關起來、接觸時一定要穿戴隔離衣……,到現在民眾普遍覺得可以與新冠病毒共存。」

這條路COVID花了三年,「而HIV花了三十年!」

指出,「雖然不用像COVID每天兩點開記者會,但若能有更長一點時間、更多一點報導、慢慢改變民眾的觀念!從每年的世界愛滋日,擴大成愛滋月,不只是從醫院,而是從每個地方,從藝術、從文學,從不同領域發聲。「就像是COVID天天報、報到煩了!我想, 大家也就都會知道了。」

 

原文連結:提升愛滋感染者生活品質 盼擴大同溫層。弭平歧視 – 今健康 (gooddoctor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