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caption id="attachment_10133"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吉爾吉斯推動愛滋防治工作的同儕諮詢者[/caption] 當 Kymbat Toktonalieva 小姐數月內歷經數月多次到醫院求助,她最後被確診感染HIV,但這只是一連串事件的開始。她的先生選擇離開,並讓她一人獨自照顧他們的小孩,她必須捍衛她的兒子與她的權利。她去了法院,參加群眾聚會,寫抗議信,並且與其他理念相同的人們一起,幫助其他有相同處境的婦女。 [caption id="attachment_10132" align="aligncenter" width…
感謝台新慈善基金會的愛心志工們,在兒童節前夕前往基金會的「關愛之子家園」,捐助繪本禮物盒及兒少需求物資,讓關愛寶寶們在疫情期間仍能感受到外界滿滿的溫暖。  
文章來源:人間福報 作者:李祖翔 [caption id="attachment_9970" align="alignnone" width="695"] 王冠婷(左)是家園22個孩子的媽媽之一。 圖╱記者李祖翔[/caption] 小朋友親暱的喊一聲「馬麻」就撲向王冠婷,緊緊抱住她,雖然她只是育幼機構關愛之子家園的主任,卻和其他社工、教保老師一樣,沒有一點隔閡地成為22個孩子的「媽媽」。 3月才開幕的台灣關愛基金會附設台北市私立關愛之子家園,座落於南港,照顧社會局轉介或弱勢移工的孩子,部分有發展遲緩現象。為了把沒有安全感、常常嚎啕大哭的孩子照顧好,「媽媽們」將孩子視若己出,…
原文出處:理財周刊1026期 作者:李三財 去年春天,隨著孩子漸長,太太整理好舊衣以及尚未使用過的兒童用品送到文山的關愛之家!從中知道了這個像香港東華三院一樣讓人敬佩的慈善團體,據媒體表示:「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係由「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轉型成立。協會創辦人楊捷(婕妤)女士從一九八六年即開始投入愛滋感染者社區臨床照顧工作,並設中途之家以提供愛滋感染者全人式照護。全球化之下,台灣工商社會的組成,外籍工作者的參與越來越深,許多在台灣懷孕後因為各種因素生下了小孩,尤其在台灣沒有國民身分的失聯移工,他們的孩子更成了無國籍人球。 根據監察委員王美玉、王幼玲發佈調查報告顯示,迄二○一九年九月…
文章來源:UNAIDS Mooi 小姐非常擔憂,她是南非伊莉莎白港的居民,也是全國250萬名愛滋感染者的一員,但她並沒有進行抗病毒治療。 「我已經決定開始進行治療,不管我的CD4數值有多高或病毒量有多低,都不可能跟接受治療的感染者一樣。這是我必須為我自己做的一件大事,也是為了我的孩子以及將我扶養長大的人。我很害怕我會發病。」Mooi 小姐說道。 就在 Mooi 小姐做出接受愛滋病毒治療的決定的當下,也正面臨 COVID-19 疫情的嚴重考驗。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愛滋感染者有較高峰罹患 COVID-19,但可能會擔心疫情對進行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有嚴重的影響。 南非現正進行為期21天的封城,…
原文出處:中央廣播電台 撰稿編輯:蕭照平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蕭照平攝) 國際權威醫療期刊「刺胳針」在(The Lancet)去年中,刊登一篇有關全球愛滋病覆蓋率的相關文章,由於內容錯引台灣數據、引起誤解。為此,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隨即以論文方式整理文獻並投稿,相關文章在今年4月1日刊出,疾管署表示,除了透過學術方式澄清說明外,也為台灣對愛滋的醫療防治努力留下見證。 國際權威醫療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在去年中,刊登一篇有關全球愛滋病治療覆蓋率的相關文章,而內文所引用台灣的數據卻與實際情況嚴重失真。為此,疾管署隨即根據台灣實際醫療數據投稿一篇研究論文,…
撰文/Asuka Lee 攝影/胡崢 2019年12月10日這天,台北木柵的陽光普照,我帶領《移人》的三位實習生女孩來觀摩「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以下簡稱關愛之家)舉辦的移工寶寶戶外露營體驗活動。出發前我做了很多準備功課,包括事先從媒體上閱讀了許多關愛之家的報導,得知這裡早年收留無處可去的愛滋病患、近年更增加代為照顧移工寶寶的中途之家業務,也是藉由關愛之家的發聲,才讓移工寶寶的議題逐漸為社會所重視。 然而老實講,出發前我的內心很沉重 -- 畢竟這群「移工寶寶」們在寶島上並不是圍繞在祝福聲中出生的,產下他們的女性外籍移工,馬上就會被台灣雇主及仲介視為麻煩製造者,…
原文出處:王婉諭委員臉書粉絲專頁 昨天下午去了關愛之家位於南港新成立的分部,療癒度破表!  在最後合照的時候,小孩一屁股就坐在我的前方,扭呀扭的就到我的大腿上了;然後另一個小孩也一股腦的打開我另一隻手,坐在我另一條腿上。  喔喔喔!很久沒有一腿一隻小孩了,有些吃力,但療癒度還是破表啊! 關愛之家的孩子,過去很多都曾經是「透明的小孩」,而在台灣加入《兒童權利公約》締約國後,確保了國內的每一位兒童,均享有公約權利,不會再因為種族、國籍的不同,而成為「透明的孩子」。 目前在台灣工作的外籍移工,有高達 78 %年齡介於 25 歲至 44 歲,處於生育年齡的他們,若生下了孩子後,常面臨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