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查核中心收到民眾申訴,通訊軟體近期流傳訊息指出:「泰國有多名愛滋病患者在首腦的指揮下,湧進泰國各家罐頭食品廠中,將自己的血液滴入罐頭...為了避免人民食用受感染,泰國政府已證實,泰國超市有多款罐頭已全面下架。...」這則訊息已是舊謠言,近日再度流傳。版本一版本二查核爭議點一、「泰國罐頭受愛滋病毒汙染」傳言是否屬實?(一)查核中心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求證,食藥署和疾管署皆表示,「泰國罐頭受愛滋病毒污染」的傳言,是不實訊息。此訊息為舊謠言,每隔一段時日會重新流傳,食藥署和疾管署過去都曾發布新聞稿澄清。食藥署曾於2014年6月25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查無此事;…
「第一屆亞洲華人之光頒獎典禮」於8月10日晚上假新莊典華隆重舉辦,蒞臨長官及貴賓眾「心」雲集,常年為熱心公益默默行善的社團及支持華人之光的貴賓齊聚一堂,每個短片呈現的是每位得獎者的心情故事及事蹟,讓與會的貴賓及長官再次肯定今晚華人之光的內容與意涵,藉以發掘為社會公益服務熱心者等有功人士默默的付出及用心,表達其支持與肯定。 當晚邀請的貴賓蒞臨與會的有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台中市社會局長李允傑、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黃啟方、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等貴賓及親善大使寰宇天使安琪菈(林淑凌)、木炭兄弟蔣銀光到場參與盛會,而民歌手王瑞瑜因不克前來,…
有一股新勢力正席捲全台!在很多住家、工業區、養護機構、菜市場、校園裡,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人數已突破175萬大關,僅次於六都,甚至比全國第一大縣彰化縣,還多出48萬人。 這些人就是長期被貼上「貧窮、落後」標籤的移工、新住民及其新二代們。 台灣於1989年10月引進外勞,移工人數已增至近71萬,加上54萬5000人的新住民、50多萬的新二代,總數已達原住民(近57萬人)的三倍,成為僅次於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之後的台灣第四大族群。 【勞動力】填補3D產業的人力缺口 台灣的漁港到處可見移工,每4.7個船員就有一名外籍漁工。(左二為聖多福天主堂神父陳文鐵)…
他在家裡生的,沒有國籍、沒辦法打疫苗……我們大人會有肺炎鏈球菌,小孩要打3劑,但因為媽媽是失聯移工沒辦法,有天早上起來就說寶寶沒有呼吸了,媽媽把遺體帶來台北,要帶去清真寺埋掉,我說沒那麼簡單──他沒有出生證明也沒有死亡證明,就是一個『透明』的存在……」酷暑7月份的桃園機場,有這麼一場離別──一位逃離雇主印尼移工媽媽被抓到了,孩子Monkey跟著被遣返,他已是上小學的年紀,在台灣出生長大也說得一口流利華語、卻必須前往全然陌生的「祖國」印尼,上機前他哭不停,而其他移工孩子童言童語:「Monkey,我們會去看你!」Monkey哭得慘烈,然而長期收留移工孩子也看著Monkey長大的「關愛之家」…
明明是搶救無數的地方,為何至今依然是「非法」存在?這些年外籍移工口耳相傳裡,有這麼一處位於臺北市的「關愛之家」,因為懷孕害怕被解雇而逃跑的移工媽媽、生下的無國籍孩子都可在此地得到庇護,這裡讓媽媽安心待產、被台灣醫療資源拒絕的孩子也可協助就醫,30多年來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承接起被社會排斥而走投無路的愛滋感染者、外籍移工、難民、無國籍寶寶,然而這裡始終是個「非法機構」,甚至有議員要此地快點熄燈。「又能合法又要被社區居民接受,很困難。」近期極力協助關愛之家轉型的台北市社會局長陳雪慧如此感嘆。現存關愛之家的場地不符法定規範,但若要尋覓新址又會面臨鄰近居民排斥:「非法移工生的小朋友可能膚色不一樣,…
在移民局的努力下,取得了失聯的移工的相關數據報告。根據最新數據在台灣無國籍兒童人數為734人,但無國籍兒童的持續增加成為一個主要的問題。 從2007年至2019年5月底,移民局已登錄9,381名未有國籍身份的出生孩童。透過篩檢數據得知,754名移工媽媽失聯或無法識別身分。 由於「無國籍」孩童沒有身分記錄或相關辨別身分的資訊,因此他們無法正常的獲取醫療服務或教育資源等,進而在我國引發許多層面的社會問題。 圖:無國籍身份的孩童的收養與歸化 這些「無國籍」的非台灣兒童皆由相關的社會機構進行處理,並依據母親的國籍獲取暫時性的居留許可。則當內政部確定孩童的母親確定失聯後,…
國際愛滋病學會於本月21日至24日在墨西哥市召開第10屆國際愛滋科學會議(IAS2019),聯合國愛滋規劃署22日於會議發表一份Start Free, Stay Free, AIDS Free report 報告,報告顯示相較聯合國設定的愛滋防治與治療目標,目前針對兒童及未成年人的愛滋防治工作成效正處於明顯落後狀況。
2018年全球有約160,000名0至14歲的兒童受到愛滋病毒感染,即便與2010年的240,000名數據相比已經有明顯的下降,但仍然遠高原本預期於2018年減少至4萬名新增感染兒童。不僅是對於設定於2018年減少兒童與未成年人新增感染人數的未達標,…
高耀潔在哈林區的公寓中。(記者洪群超╱攝影) 「我的夜晚是你們的白天,當我思念時你們進入睡眠;九十二歲的我思念無定時間,會想著你們幼年的小臉、活潑無瑕的行動、奶聲奶氣的呼喊;這是當年的樂景,如今留在夢幻之間。」 「這是我2019年除夕寫的詩,題目叫『思念』;你說我想不想回去?」92歲的高耀潔去國離鄉整十年,獨居在紐約曼哈頓上城西哈林(West Harlem)一套一室一廳的公寓中,大部分時間臥床,在護工的陪護下起身、吃飯、排泄,兩個鼻孔都插著吸氧管,床邊的氧氣機24小時運作。高耀潔如今大部分時間臥床,需24小時吸氧,因聽力下降,很多時候需靠紙筆交流。(記者洪群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