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caption id="attachment_5901" align="aligncenter" width="700"] 元大公益音樂祭主視覺[/caption]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yuantabank 元大將與公益團體共同舉辦「公益音樂祭」活動 邀請18位實力派唱將,舉辦10場公益直播演唱會 期待以更貼近大眾的互動性 為金融服務賦予溫度,並以歌聲為公益送暖   「公益音樂祭」活動將於11/17(本周五)開跑 活動詳情請參網址:https://goo.gl/K2Tkuu 誠摯地邀請各位一同分享這場愛與文創的音樂饗宴…
[caption id="attachment_5862" align="aligncenter" width="820"] 2017世界愛滋日主視覺[/caption] 今年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愛滋日口號是「我的健康即是我的權利」(My health, my right) 今年的世界愛滋日很不一樣,因為今年的世界愛滋日是依據2016-2030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將所有的健康及發展議題都當成與愛滋有關議題,共同改善全球所有人的發展困境。 [caption id="attachment_5860" align…
[caption id="attachment_5848"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我的世界有你的位置》主視覺[/caption]   巴西2016-2017年播出的網路電視劇《我的世界有你的位置》(巴西葡語:Seu Lugar No Mundo ,英語:Your Place in the World) 描述一位自小即受垂直傳染感染愛滋病毒的男孩安立奎(Henrique),與高中同學卡蜜拉(Camila)在安立奎感染者身分在校園被曝光後,克服萬難終成情侶的校園戀愛喜劇故事。 [caption id="…
[caption id="attachment_5829"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南方澳的外籍漁工趁著出海空檔坐在船頭休息。許多移工帶有發財夢來到台灣,卻感到失望,然而他們也沒有退路。記者陳熙文/攝影[/caption]「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叫台灣『寶島』,我想『黃金之島』才更貼切。小時候媽媽跟我說有一座黃金之島,所有人都來找黃金。有些人找到了,有些人把命留在這裡,也有不少人回鄉時只餘白首。」-《逃》我國自1989年10月,因國內產業結構變化,首度以「14項重要工程人力需求因應措施方案」引進3000名勞工,並在1992年通過「就業服務法」,…
[caption id="attachment_5837"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聯合報「毒癮悲歌」系列報導,探討台灣愈趨嚴重的毒癮氾濫問題,引起社會與政府關注。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陳柏亨/攝影[/caption]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今天公布今年卓越新聞獎的入圍名單,聯合報系在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獎項部分,聯合報系入選7件最多,聯合晚報以愛滋與同婚議題,獲得卓越新聞獎兩項入圍,聯合報系是入圍最多的媒體。 卓新基金會今天公布「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簡稱「公庫」)為「2017社會公器獎」得主,以及第十六屆卓越新聞獎十四個獎項的入選名單。…
迎接國慶連假,當不少民眾趁假期出遊、與家人團圓,台灣一群擁有熱忱及愛心的醫療人員投身公益。CGM基督教福音宣教會和平醫療團,於10月7日前往台北文山區「關懷之家婦幼部」進行專業的健康醫療服務,幫助170位移工寶寶和愛滋寶寶,給予關愛和醫療照護。根據統計,全台每年移工寶寶高達千名,CGM和平醫療團-團長鄧軒婷藥師,呼籲大家正視這群非本國籍寶寶與愛滋病感染者汙名化的問題,並期盼透過對孩童們付出的愛,能改變他們的現況。   [caption id="attachment_5822"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CGM和平醫療團進行職能治療評估[/…
[caption id="attachment_5834"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caption] 本月起疾病管制署將急性病毒性肝炎納入全面篩檢愛滋病毒計畫,醫師替符合資格的患者做篩檢,可補助篩檢費225元。投身愛滋病治療20多年的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說,愛滋感染早就突破性別界線,無論是同性或異性都可能感染,終極目標是只要曾有不安全性行為者,都要納入篩檢對象。 謝思民指出,近年愈來愈常發現急性肝炎特別是A肝與C肝,經常透過不安全性行為傳染,過去2年發生A肝大規模流行,也是因不安全性行為導致,…
本文轉載自報導者《說出移工心內話,司法通譯的荊棘路》文/蔣宜婷、攝影/林佑恩2001年,印尼婆羅洲島的加里曼丹,總是迎接一組一組台灣男人。媒婆和仲介帶著他們,到村裡跟不同女孩見面。18歲的謝莉莉已經被鄰居勸了好幾回,她心想,自己大概無法嫁給港片裡的劉德華了,朋友們陸續嫁人,自己又是家裡長女,如果這次看得有點感覺,就該離家了。 和那個老實男人乾坐半天後,他們決定結婚。謝莉莉搬到台灣最南方的屏東,生了3個女兒,成為鄰里口中的「外籍新娘」,每天煮飯、做家事、等老公回家。 雖然是印尼華僑,但謝莉莉一句中文也不會說,閒暇時,她就看鄉土劇學中文跟台語。但即使可以溝通了,她和丈夫一年仍講不到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