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span data-mce-type="bookmark"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0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0;" class="mce_SELRES_start"></span> 【記者廖梓鈞、吳珩瑜/臺北市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就醫方便及可近性為影響愛滋感染者就醫及服藥意願之關鍵因素。臺北市愛滋感染者共計五千一百四十五人,佔全台 14.32%;愛滋發病者共計兩千三百二十二人,佔全台 13.81%。全臺十七所愛滋指定藥局中,目前有兩所設立在臺北市。 71…
在台灣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有近110萬左右人口,前三名來自於越南、印尼、與泰國。為顧及這樣的需求,公視將從明天開始,為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與移工們,製播東南亞語新聞,讓他們可以透過母語、瞭解國內外大事。 根據統計國內新移民人數排名前三名來自於越南、印尼、與泰國,為了顧及這樣的需求,公視新聞將再添新時段,以這三種語言製播東南亞語新聞。公視董事長陳郁秀說:「東南亞在這邊生活的朋友們其實在台灣已經有110萬人,我們會把最新的訊息,以及國際的消息,透過短短的時間提供給各位。」 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也前來參加東南亞語新聞的宣傳記者會,認為台灣的印尼朋友,能夠過這樣的新聞瞭解台灣的生活大小事。…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dIqx126mE&feature=youtu.be[/embed] 文山關愛之家從一開始照顧愛滋寶寶,到後來因為移民署的轉介以及移工媽媽的請託,看到這些移工媽媽的無助以及這些寶寶的歸屬,文山關愛之家不得不擴增服務範圍。 不過關愛之家也面臨了許多困境,包括孩子們的教育、關愛之家的立案,甚至是空間等問題。雖然面臨的問題重重,但關愛之家盡力給孩子最好的照顧,給孩子最有利的選擇。不管這些寶寶的背景如何,他們也都只是個孩子。文山關愛之家盼社會大眾能對這些寶寶有更多的理解,讓他們快快樂樂地長大。…
[caption id="attachment_6340"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萬海航運持續舉辦讓愛閃耀 公益提案補助專案。業者提供[/caption]  感謝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 107年度讓愛閃耀方案 補助關愛之家 非本國籍兒童醫療照顧專案,讓非本國籍孩童有機會健康平安的長大萬海(2615)慈善基金會持續推動「讓愛閃耀  公益提案補助專案」,在去年7月收案後,經過9至12月共4個月審核,確認補助共38個社福團體,執行經費並由上年的1000萬元加碼至1200萬元。 萬海慈善主管表示,…
   [box type="note"]感謝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 107年度讓愛閃耀方案 補助關愛之家 非本國籍兒童醫療照顧專案,讓非本國籍孩童有機會健康平安的長大[/box]中央社 記者韋樞台北16日電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讓愛閃耀公益提案補助專案」,捐贈新台幣1200萬元補助38個社福單位,其中台灣關愛基金會照顧弱勢的非法移工媽媽和小朋友,獲百萬元最多的補助。萬海慈善基金會從2016年起推動「讓愛閃耀專案補助」,當年受捐贈者達20個社福單位,總共補助1000萬元補助;2017年捐贈規模擴大到38個社福單位,補助金額達1200萬元。…
關於無國籍兒童在台衍生的就醫、居住等權益問題,法律扶助基金會副執行長林聰賢認為,雖然有的個案以專案處理,但這某種程度代表法令有不完備之處,應以普遍標準或法令解決。 隨著來台工作的外籍移工人數增加、社群媒體通訊科技發達,俗稱無國籍兒童的非本國籍兒童人數持續增加。 根據「關愛之家」統計,台灣平均每年有700名移工寶寶誕生,其中1/4無法取得合法居留權,目前估計約有1300名寶寶仍顛沛流離、毫無依所,這也衍生出後續的醫療及就醫等問題。 林聰賢以法扶幫助過的非本國籍兒童案例進行說明;他說,非本國籍兒童長大後一定會碰到醫療、就學甚至是工作問題,但就目前的情形來說,很多狀況要靠「專案」解決,…
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30 年前投入愛滋病患照顧,在一個偶然機會下,她也庇護落難外籍人士;近年來,她將重心放在無國籍兒童,成為他們的外婆,更是守護天使。 走進位於台北市興隆路 3 段的關愛之家婦幼部,裡頭充滿孩子的歡笑、嬉鬧聲;楊婕妤忙進忙出,張羅與寶寶有關的大小事務。已經會講話的孩子稱楊婕妤為「咪咪」,在她身旁跟進跟出,而這裡絕大多數的孩童,是俗稱無國籍兒童的「非本國籍兒童」。 楊婕妤說,會照顧這些兒童其實是無心插柳,因為自己是從照顧愛滋病患者起家。 楊婕妤表示,好友在 1986 年得到愛滋病後,開始學習如何照顧、陪伴愛滋病患,過程中認識了很多人;到了 1997 年某天,…
《國界上的漂流者》書摘,轉錄自NPOst公益交流站臺灣也有國際難民嗎?是的,而且為數不少。這些生活在臺灣、活生生的「人」,卻不得擁有基本人權,包括合法工作權、居住權、健康保險、社會福利等,甚至因不能注射疫苗而賠上無辜性命。 去(2017)年底,法律扶助基金會與臺灣人權促進會合透過新學林出版社合作出版《國界上的漂流者》,詳實記述了 10 個流離失所的真實故事──那些離開母國,所屬國家又未能接納他們的處境,每個故事就像一個等待被撿拾的漂流瓶,然而,10 只是一個代表數,更多的是未被看見的、在國的疆界載浮載沉的生命。 本篇為書中一則故事,以「被國籍卡住的孩子們──臺灣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