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30 年前投入愛滋病患照顧,在一個偶然機會下,她也庇護落難外籍人士;近年來,她將重心放在無國籍兒童,成為他們的外婆,更是守護天使。 走進位於台北市興隆路 3 段的關愛之家婦幼部,裡頭充滿孩子的歡笑、嬉鬧聲;楊婕妤忙進忙出,張羅與寶寶有關的大小事務。已經會講話的孩子稱楊婕妤為「咪咪」,在她身旁跟進跟出,而這裡絕大多數的孩童,是俗稱無國籍兒童的「非本國籍兒童」。 楊婕妤說,會照顧這些兒童其實是無心插柳,因為自己是從照顧愛滋病患者起家。 楊婕妤表示,好友在 1986 年得到愛滋病後,開始學習如何照顧、陪伴愛滋病患,過程中認識了很多人;到了 1997 年某天,…
[caption id="attachment_6259"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你是否願意與愛滋孩童一起遊戲?圖/UNAIDS[/caption] 每年3月1日是世界零歧視日(Zero discrimination Day) ,愛滋感染者因為愛滋感染身分,是特別容易受到不友善的對待,甚至遭受嚴重歧視的一群人。 [box type="note"]你應該知道的事實 愛滋病毒主要經由體液及血液的接觸交換所傳染,與愛滋感染者共同生活並不會受到愛滋病毒的侵襲。[/box] [box type="note"]你應該知道的事實…
[caption id="attachment_6214"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2018新年旺福[/caption] 謝謝您守護著關愛之家!每年關愛之家創辦人 楊婕妤總是會帶著工作人員及住民們,細數這一年來發生的點點滴滴,有生活趣事、有分離、有擔憂,更多的是滿滿感恩,感恩每一位陪伴我們走過的善心人士們!讓我們能夠維持著關愛每一個據點,讓我們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讓更多陰暗角落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保護及關懷,謝謝您,期盼今年度依舊有您的支持,讓我們有更多的能量向前行!盼 關愛之家的守護天使們 平安喜樂祥瑞如意
[caption id="attachment_6197"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志工與白蘿蔔[/caption]圖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一年級 林奕丞一次因緣際會下,我隨著系上好友一起前去關愛之家做志工,原本只是想著能夠體驗不同的志工服務也不錯,但這次偶然,卻讓我喜歡上了這裡。 我認為自己是個不太有耐心的人,原本有些擔心自己會不適任志工一職,可是在我第一次來到這裡,第一次被孩子們的笑容溫暖時,我便改變了想法,關愛之家的孩子有著混血兒的外表,但他們與一般的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天真無邪的模樣,總能使我每個星期四疲累不堪之時,…
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一年級 傅有萱 同學記得那是一個晴朗的午後,第一次與孩子們的邂逅。 原本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去,因為從未有過擔任志工的經驗,所以很害怕與自己預想的狀況不同,會無法擔任好志工的工作,事前查詢了許多資料,得知原本的「關愛之家」是負責照顧遺傳性愛滋病孩童,但後來改為照料外籍移工所誕下但無法照顧的孩子。 做完簡單的消毒、穿上圍裙,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地靠近這麼多孩子,但令我驚奇的是,孩子們並不怕生,首次與他們相見就能給我擁抱,純真的眼神及無邪的笑容給了我滿滿的溫暖。其實我負責的工作十分簡單,陪伴這些孩子、與他們說說話、跟他們一起唱歌、幫他們換尿布及餵飯…等等,…
[caption id="attachment_6187"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Photo by Clem Onojeghuo on Unsplash[/caption]文/中和成人中心 主任 陳建瑋還記得2015年年底,移民署將一位移工轉介至關愛之家尋求協助。同年11月底,這位移工出外獨自騎腳踏車時,不幸被拖曳車的車頭撞倒並慘遭輾過。他的腳部因此事故嚴重撕裂傷,一度被宣告需要截肢,但當事人擔心往後無法工作不願意截肢,經由無數次的植皮手術與高壓氧治療,終於可以靠輔具獨自行走。也因為這樣的關係,讓他在醫院欠下了高額的欠費。不僅如此,…
《國界上的漂流者》書摘,轉錄自NPOst公益交流站臺灣也有國際難民嗎?是的,而且為數不少。這些生活在臺灣、活生生的「人」,卻不得擁有基本人權,包括合法工作權、居住權、健康保險、社會福利等,甚至因不能注射疫苗而賠上無辜性命。 去(2017)年底,法律扶助基金會與臺灣人權促進會合透過新學林出版社合作出版《國界上的漂流者》,詳實記述了 10 個流離失所的真實故事──那些離開母國,所屬國家又未能接納他們的處境,每個故事就像一個等待被撿拾的漂流瓶,然而,10 只是一個代表數,更多的是未被看見的、在國的疆界載浮載沉的生命。 本篇為書中一則故事,以「被國籍卡住的孩子們──臺灣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