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代福影城成立於1981年,2004年重新改裝,全新整裝的萬代福影城wonderful cinemas不只內部重金整修,在硬體設備提升更高的水準與舒適度,持續獨家上映許多深受好評的藝術電影、各國影展片,並舉辦電影特映會以及校園的露天電影晚會;內部空間更積極規劃播放設備老放映機的展示、電影圖書閱讀室、教學活動放映空間、舊電影海報展示空間;在艱辛環境裡持續積極與大專院校及民間機構合作舉辦各類活動,如膠捲藝術創作展覽、飆舞活動、弱勢團體的電影觀賞、工商人士電影研討會....等。在台灣電影業景氣一片低迷時,也許只是小小的一個漣漪,期望它能夠挖掘出更多對電影有興趣的種籽,再創台中市的風華。 …
[caption id="attachment_1574"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1 MARCH 2014ZERO DISCRIMINATION DAYJOIN THE TRANSFORMATION[/caption] 【關愛之家響應聯合國愛滋病組織推動零歧視日活動】聯合國愛滋病規畫署(UNAIDS)訂於214年3月1日為第一個零歧視日活動(Zero Discrimination Campaign),該活動發起的目的就誠如世界衛生組織及翁山蘇姬所提倡的「Zero discrimination」(零歧視),這不只是全球的願景,…
[caption id="attachment_1558"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從收容中心向外望。(圖/大雄 文/李佳霖)[/caption] 思想高潮:關懷的暴力 ■李佳霖 坐在奔馳的小巴士上,沿途下了高架橋,穿越了下班時間那紛擾的工地與人群。與我一同坐在巴士後座的,是兩名伯伯,一個約為中年人,另一個則年歲更長。車內無人交談,凝結成塊的靜默,與窗外的車水馬龍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過個彎、進了巷,車子在坡度45度左右的曲折小路上行駛,一路往山上去。行進中的忽左忽右,使得車內裝有物資的紙箱開始傾倒。坐在身旁的伯伯用手撐住箱子,我見狀也趕緊幫忙。…
2013-11-04【中華網】今日視點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報道,美國科學家們最近對恒河猴的研究表明,一種功效強大的艾滋病病毒(HIV)抗體有望與目前的抗逆轉病毒療法“同仇敵愾”,有效對付HIV。 抗體療法成效顯著 這種名為猿猴和人免疫缺陷病毒(SHIV)的病毒能感染猴子,基因改造也使其攜帶有人類病毒基因組的關鍵組成部分。兩篇發表在《自然》雜誌網路版上的研究報告了一種抗體療法對這種HIV的影響。科學家們將從HIV病人體內分離出來且具有強大抗廣譜HIV病毒效果的人類抗體注入恒河猴體內,結果發現,恒河猴體內SHIV的濃度會急劇下降。 第一篇論文的作者、…
2013-11-01【自由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導致全球超過3千4百萬人感染的愛滋病毒,目前主要採服用藥物,讓感染者的病情獲得穩定控制,做為治療方法。研究愛滋病毒的科技最近有新突破,將幫助科學家更詳盡理解愛滋病毒的構造,以及造成感染的過程,對於發展預防愛滋的疫苗將有重大幫助。 愛滋病毒包膜(envelope)是愛滋病毒得以侵入人類細胞並造成感染的媒介,但由於病毒包膜的組成結構十分複雜,且高度不穩定,科學家一直無法解析包膜蛋白(簡稱 Env)的組成構造和造成人類感染的過程。但目前研究Env的科技似乎出現了新進展。一位斯克利浦斯研究所(TSRI)的研究人員表示,一項嶄新的成像技術,…
{再見秋菊} 319集節目預告 獨立特派員【獨立特派員】國境之南的等待 何時再見秋菊2013-10-30【公共電視/獨立特派員】 【呂培苓、陳宇範 / 採訪報導】 曾經在新竹叱吒風雲的鷹幫老大,如今躺在屏東關愛之家病床上,年輕時戀人的名字「秋菊」,成為他在關愛之家的代號… 快樂一下代價大 愛滋年輕化成趨勢 現在的年輕人因為生活環境優渥,沒有太多崇高理想,人生以及時行樂為目標,因此上夜店、一夜情、吸毒成了他們的生活型態。但是,享受短暫快樂所付出的代價卻要用一輩子來償還。 台灣感染愛滋病的人數逐漸攀升,2012這一年有1288人發病為確診個案。今年到目前為止,…
2013-10-23【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 母乳最好!過去衛生專家一直好奇,為何嬰兒被感染愛滋病毒的母親餵食母乳後,感染愛滋病毒的機率降低到僅20%。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研究證實,因為母乳中含有一種稱為Tenascin-C的成分,可以將愛滋病毒包圍並中和,避免其將DNA傳輸到免疫系統細胞內,防止嬰兒被感染。這項研究結果將有助於往後愛滋病的預防工作。 杜克大學醫學院研究者表示,母乳中含有一種名為Tenascin-C的蛋白質,該物質過去已被證實可以幫助傷口痊癒,但這次卻還發現它同時具備「掃毒」能力。研究者篩檢出未感染愛滋病毒的母乳樣本,…
【獨立特派員315集 (關愛之家)】2013-10-03【公共電視/獨立特派員】【呂培苓、陳宇範 / 採訪報導】2006醫療奉獻獎的得主楊婕妤,她不是醫生不是護士,也不像德蕾莎修女有教會的支持。她創辦關愛之家已經27年,照顧一出生就因為母嬰感染變成HIV帶原者的小孩,也照顧被社會遺棄的愛滋重症患者。但關愛之家的安置點都不能合法立案,一個在全世界愛滋醫護領域赫赫有名的台灣關愛之家,這麼多年來原來是個黑戶。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是社福法規需要重新立法?還是請社會大眾幫幫忙,幫他們找到可以合法立案的場所。被社會遺棄的愛滋重症患者關愛之家是他們的家充滿愛的家園 竟是黑戶?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