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圖、文/M·A·C   終結愛滋歧視、透過公益宣導與實質救助幫助愛滋病友,一直是M·A·C彩妝引以為豪的使命,M·A·C彩妝創辦人Frank Toskan及Frank Angelo在1994年創立薇拉葛蘭基金會,多年來透過義賣公益唇膏的方式持續提供愛滋病友實質的醫療與生活資源協助,每售出一支「薇拉葛蘭公益唇膏」,M·A·C都會百分百的捐出銷售所得。 M·A·C薇拉葛蘭基金會成立28年來在全球捐助金額已超越五億美金,近年M·A·C將這股美麗的力量自愛滋關懷延伸至性別平權、多元接納與擁抱生命的層面,提供愛滋病友、LGBTQ多元性別族群、弱勢女性團體實質的醫療、生活資源等協助。…
愛滋病毒感染在藥物進步發展之下,已經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般穩定可控,而且當病毒量測不到就不具有傳染力,然而在台灣仍有愛滋感染者看牙被拒診。為協助病友,「你不是一個人實踐協會」在LINE平台成立「愛管家」(@weasone),提供各種醫療資源轉介和拒診申訴。 你不是一個人實踐協會指出,醫學期刊The Lancet已經發表「U=U」,意即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的科學證據,且美國疾控中心(CDC)也背書此觀念,但是國內仍不時有愛滋感染者看診遭拒等情況發生。 家住北部的林先生是長期穩定服藥的HIV陽性病友,且病毒量已達到不具傳染力(U=U)的狀況。他今年曾向「你不是一個人實踐協會(WE…
「Rx: still life」—— 二〇二二感染誌愛滋劇場行動  演出場次| 12月09日(五)|開放入場 19:01/正式開演 19:31 12月10日(六)|開放入場 14:09/正式開演 14:33(拍攝場) 12月10日(六)|開放入場 19:01/正式開演 19:31 12月11日(日)|開放入場 14:09/正式開演 14:33 地點| 西門紅樓二樓劇場(108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10號) 更多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rxstilllife/
「Act for Better Love讓愛更好計畫 ( 以下簡稱「AFBL 」) 」今日舉辦成果發表會,邀請評審委員與2022年獲得計劃案支持的 HIV 倡議團體一同參與,並發表過去一年計畫案的執行狀況。「讓愛更好計畫」由臺灣葛蘭素史克(GSK)藥廠(以下簡稱「GSK 臺灣」)支持成立,邀請各界專家組成獨立評審委員會,共同遴選由 HIV 權益團體所提出的 5 項計畫案,支持在地社群的倡議力量。首屆入選計畫案主題橫跨 HIV 篩檢、疾病知識宣導、改善外籍感染者生活品質等,關懷範圍多元、取徑新穎;執行團隊包含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台灣關愛基金會、紅絲帶基金會、台灣露德協會/…
文/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司法改革基金會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第4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於本週一(11/28)正式展開,歷經兩天緊湊審查會議,委員於今早(12/2)公布結論性意見。28個來自台灣的婦女團體、性別團體、人權團體、障礙權團體、司法改革團體、環境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就結論性意見與兩天審查會的過程發表觀察、回應、與提出政策建言。   落實障礙女性醫療平權 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理事長周倩如說明,審查委員在本次 CEDAW 審查會議中特別關切障礙婦女取得醫療資源的情況。雖然政府開始有相關的獎勵計劃, 但相關的資源仍然不足。…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每年的12/1日是「世界愛滋日」,桃園醫院在當日舉辦「愛之20健康同行」紀念活動,盼藉由正確衛教知識的傳達,讓社會更包容與體諒愛滋病毒(HIV)感染者的處境、減少歧視。   從院所到監所、從校園到社區  打造全方位愛滋防治網 桃園醫院副院長鄭舒倖表示,衛福部桃園醫院在民國91年成立的愛滋病照護中心,是當時衛生署醫院中第一個愛滋病照護團隊,該中心服務範疇不僅限於院內,也與監所合作,定期派團隊到台北監獄、桃園與桃園女子監獄,透過看診及衛教,協助監所建立藥癮愛滋病患的照護與衛教模式,另外,也與臨院桃園療養院合作,…
文/周家堯    身為人父,總是希望多為自己的家人而努力,不論辛苦付出自己的所有,願意冒著風險踏上未知異鄉。阿良(化名)從越南偏鄉小村落,借了一大筆錢支付仲介費和購買單程機票,於民國109年6月正式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國度-台灣。 工作數月後,發現未能達到原本仲介過於誇大的薪資,加上不合理的超時工作下,阿良幾乎無法好好休息。眼看著不知何時才能還清貸款和讓家人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情況下,阿良最後選擇了離開,期望能真正賺到錢。然而當時的他並不知道,他即將可能付出更多代價。 阿良透過介紹來到一家溫泉旅店工作,每天早上五點開始,鍋爐準備、大眾池及湯屋清潔等,…
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 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獻給長久以來一直陪伴著感染者的 NGO 及醫療單位同儕員們,也獻給每一位陪伴在彼此身邊的我們。 最近有個機會讓我回想起得知自己感染 HIV 的那一天。 被醫師告知確認感染的當下,我鎮定的程度連告知的醫師都感到訝異。 知道自己感染的當下,我想起了自己身旁的感染者朋友們,是這些朋友在與我相處的日常中,逐漸讓我明白感染者的生活與大眾沒有什麼不同(一樣為了愛情苦惱、一樣喜歡抱怨工作,也一樣會揪咖打牌..)。正因為有這些感染者朋友,讓我在那個當下,能夠比較從容且自在的面對感染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