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前幾天開會時,老師們在討論,想讓關愛寶寶們體驗,自己的餐點自己做做看。 想了好幾個方案後,經過討論後,決定讓孩子們包水餃,這是個簡單又安全的DIY。 大家的桌子都鋪上一層透明塑膠膜,在老師講解說明包水餃的重點後,關愛寶寶們準備大顯身手。他們小心翼翼地用湯匙挖出包水餃的餡料,放在麵皮上,接著用小手手,慢慢地捏出形狀。有的包很多料,要滿出來的澎湃,關愛寶寶們對於包水餃似乎頗感興趣的,指示或多或少需要老師在旁協助指導,避免下鍋煮的時候,水餃餡和水餃皮默默地分離開來。 而有的拿起餅皮就在玩;還有孩子包到森77 ,眼淚都快飆出來了,社工老師看到趕緊出來安慰。 大家都頗享受包水餃的時光,…
【新聞稿】 全程配合政府防疫措施 疫情期間更盼有您支持 (臺北,2020年04月08日)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爆發大流行,關愛之家也戰戰兢兢地不敢懈怠防疫措施,以確保不間斷提供無依兒童生存所需的服務。 本會防疫工作全程配合 感謝議員關心 有關王浩市議員針對本會防疫工作指教,本會感謝議員之關心,唯需澄清以下兩點: 自肺炎疫情發生後,本會內部即針對員工及服務對象,分享防疫資訊和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包含清潔洗手、噴酒精消毒,還有定期消毒環境等。 本會目前並無發生肺炎群聚感染之情事,且已長期與社政與衛政主管機關進行緊密合作,臺北市政府社會局並已協助關愛之家建立相關防疫物資之取得管道…
原文出處:中央廣播電台 撰稿編輯:蕭照平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蕭照平攝) 國際權威醫療期刊「刺胳針」在(The Lancet)去年中,刊登一篇有關全球愛滋病覆蓋率的相關文章,由於內容錯引台灣數據、引起誤解。為此,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隨即以論文方式整理文獻並投稿,相關文章在今年4月1日刊出,疾管署表示,除了透過學術方式澄清說明外,也為台灣對愛滋的醫療防治努力留下見證。 國際權威醫療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在去年中,刊登一篇有關全球愛滋病治療覆蓋率的相關文章,而內文所引用台灣的數據卻與實際情況嚴重失真。為此,疾管署隨即根據台灣實際醫療數據投稿一篇研究論文,…
撰文/Asuka Lee 攝影/胡崢 2019年12月10日這天,台北木柵的陽光普照,我帶領《移人》的三位實習生女孩來觀摩「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以下簡稱關愛之家)舉辦的移工寶寶戶外露營體驗活動。出發前我做了很多準備功課,包括事先從媒體上閱讀了許多關愛之家的報導,得知這裡早年收留無處可去的愛滋病患、近年更增加代為照顧移工寶寶的中途之家業務,也是藉由關愛之家的發聲,才讓移工寶寶的議題逐漸為社會所重視。 然而老實講,出發前我的內心很沉重 -- 畢竟這群「移工寶寶」們在寶島上並不是圍繞在祝福聲中出生的,產下他們的女性外籍移工,馬上就會被台灣雇主及仲介視為麻煩製造者,…
非常感謝您長期以來支持關愛之家的服務,自去年中起,不斷地處理場地簽約和整體設計規劃,接著緊鑼密鼓地建置裝修。而且也和政府單位來回檢查,一關一關地通過,終於在今年2月底通過並拿到立案證書。 關愛寶寶們在南港的之子家園,主要為失依兒童,對這些孩子們來說,之子家園如同他們每天生活的避風港,24小時接受關愛的照顧。讓我們從食、衣、住、行、育樂幾個面向,從中一窺關愛寶寶的生活側寫吧。   【食在安心】 待在之子家園接受照顧服務的關愛寶寶,每天都有專業的大廚師,針對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口味進行變化,包含正餐的玉子燒、棒棒雞腿、炒青菜、牛肉咖哩、紅蘿蔔湯,還有雞胸肉煮粥等,…
原文出處:王婉諭委員臉書粉絲專頁 昨天下午去了關愛之家位於南港新成立的分部,療癒度破表!  在最後合照的時候,小孩一屁股就坐在我的前方,扭呀扭的就到我的大腿上了;然後另一個小孩也一股腦的打開我另一隻手,坐在我另一條腿上。  喔喔喔!很久沒有一腿一隻小孩了,有些吃力,但療癒度還是破表啊! 關愛之家的孩子,過去很多都曾經是「透明的小孩」,而在台灣加入《兒童權利公約》締約國後,確保了國內的每一位兒童,均享有公約權利,不會再因為種族、國籍的不同,而成為「透明的孩子」。 目前在台灣工作的外籍移工,有高達 78 %年齡介於 25 歲至 44 歲,處於生育年齡的他們,若生下了孩子後,常面臨許多問題。…
在北區第一場的校園愛滋病防治宣導,我們來到瑞芳國中,當天綿綿細細小雨,講師隨著學校老師引領下,緩緩走入大禮堂。趁著空檔與老師測試影音等硬體設備,等待同學們到來。也因為疫情緣故,拆成兩個梯次進行,確保每一位學生的間距夠寬敞。 講師利用韓劇、網紅蔡阿嘎還有幾位明星參訪關愛之家的影片,給學校國中同學們觀看。透過幽默風趣的介紹,還有講師經驗的補充,以及與同學互動應答,進一步幫助師生上一堂有別於課堂中教科書照本宣科的方式,理解什麼是HIV,什麼是愛滋病,它的傳染途徑及預防方式。此外,疾病本身不可怕,令人害怕的對疾病的無知與莫名恐懼。對比新型冠狀病毒而言,和感染者談話,共同吃飯,一起生活,…
繼監察院王幼玲、王美玉委員於三月初來訪關愛之子家園,台北市大家長柯文哲市長,偕同社會局代局長蔡炳坤,共同參訪二月底通過兒少機構立案的關愛之子家園。 關愛之家創辦人(左圖及右圖右邊)向台北市長柯文哲(右圖左)及社會局代局長蔡炳坤,介紹之子家園環境。 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向柯市長及蔡局長介紹環境,說明家園內的設施設備,活動、上課、用餐地點,透過窗戶看到市長與楊姊的孩子,忍不住都會一直對著他們揮手、大笑,試圖要吸引目光。而在走訪家園一輪後,市長對關愛之家一點一滴地進步,表示欣慰和肯定。 柯文哲市長(前排左一)聽取簡報。 聽取完簡報和家園服務介紹後,市長一行人走出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