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萬海航運【讓愛閃耀】補助關愛之家「非本國籍寶寶醫療照顧方案」文◎張雅婷 圖◎陳欣惠[caption id="attachment_7709" align="aligncenter" width="960"] 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與盼盼合照,兩人感情相當深厚。[/caption] 走進台灣關愛之家協會(以下簡稱「關愛之家」)文山婦幼部,一推開門眼前盡是孩子,奔跑的、喝奶的、換尿布的、討抱抱的,滿室笑聲與哭聲。上了二樓有另一群正在地上學爬的孩子們,創辦人楊婕妤抱著患有小腦症的盼盼,彼此十分親膩。盼盼的雙親患有愛滋病,且因販毒須執行 15 年刑期,楊婕妤收容了他,…
文◎Anton Pozniak(國際愛滋病學會主席)、José Castro(國際抗癆與肺病聯盟執行長)
1996 年溫哥華國際愛滋病會議中,抗愛滋病毒組合療法(ART)的重磅發表徹底轉變愛滋流行病的發展。有史以來,愛滋病毒感染首度能夠被有效治療,不再是科學意義的死刑宣告。但歷經四年的挫敗之後,我們在這個領域工作的伙伴們都發現藥物顯然仍僅限於西方優勢國家的感染者可得。必須做點什麼——而且要快。
2000 年德爾班國際愛滋病會議改變了上述一切。在那場歷史性的會議中,全球愛滋社群因迫切的目標團結起來,訴求拯救性命的藥物能被帶到世界各地的感染者手上,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當地當時是,…
文◎ Steven W Thrasher(紐約大學美國研究博士候選人)
美國確實存在愛滋流行病,而你從未聽聞過的原因可能是:它所傷害的對象是黑人 MSM(男男間性行為者)。
每當我演講愛滋議題,我通常會在演講剛開始對抱持懷疑態度的聽眾說:在美國,預計每 2 名男同志及雙性戀就有 1 名在有生之年中會感染愛滋。
接著,我會告訴他們:更精確的說法是,美國疾管署預測每 2 名黑人男同志及雙性戀就有 1 名會在有生之年中感染愛滋,假如當前流行趨勢持續下去的話。我採用這種話術並不是為了欺騙聽眾,而是想凸顯美國人是如何將 MSM 族群預設為白人——並且強調黑人男同志及雙性戀在美國精神中如何被隱形化…
文◎V太太 2018.9.28本文獲 queerology 授權轉載你知道嗎?全球感染愛滋的人口中,有 51% 是女性,而這個數字又因地區而產生差異,如美國的愛滋感染者中有 25% 的人為女性,但在非洲,青少女感染愛滋的比例幾乎高達 70%。 由於最早的愛滋案例出現於男同志社群中,很長的一段時間-甚至一直到今天-愛滋都被視為一個專屬男同志的疾病(或至少以男同志為主),而愛滋也確實是男同志社群裡重要的議題,因為性傾向、性和愛滋的三重汙名,使得愛滋經常成為用來攻擊男同志的工具之一,這也讓愛滋相關工作,包括是防疫和賦權,經常是以男同志社群和他們的需求為焦點。 然而統計數字卻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
台北榮總證實,我國愛滋病權威醫師、北榮感染科主治醫師王永衛昨天病逝,享壽 63 歲,但家屬不願透露病情。王生前自稱「阿甘醫師」,以阿甘精神為愛滋病防治目標堅持到底,且甘之如飴。也因視病猶親、為人隨和,曾獲台灣露德協會愛滋感染者聯合推薦為「愛滋友善醫師」。 北榮表示,王永衛醫師去年獲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醫療貢獻獎,今年也因積極參與重大疫病防治,健全愛滋病防治政策及制度,獲頒「三等衛生福利專業獎章」。不幸因病逝世,院方深表不捨,並表彰其任職期間卓越貢獻。 王永衛病逝消息昨天傳出後,許多醫界好友十分震驚。台北市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公衛護理組主任莊苹在臉書上寫下「那些有您在的日子」,…
我國愛滋感染者器官捐贈禁令於今年 6 月正式解除,但施行細節未公布。衛福部日前預告「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擬開放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臟及小腸六器官,在等候器官移植的感染者同意下,接受另一名感染者器捐。新制最快年底前上路。 不過,開放器捐的器官唯獨排除眼角膜。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副執行長劉嘉琪解釋,因我國國家眼庫正在申請國際標準認證,該標準未開放愛滋眼角膜。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眼角膜移植對生命無急迫性,雖未開放愛滋眼角膜,但等待移植的感染者仍可排隊等待正常的大愛眼角膜,權益不受影響。大愛眼角膜八成可靠國內供應。 但是,包括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臟及小腸六器官,…
為了擁有更為平等、友善的未來,跨領域將成為潮流所向 副總統為表讚許,親臨會場勉勵大眾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Taiwan AID)於 10/8-9,台灣大學集思會館蘇格拉底廳舉辦「2018 亞洲 NGOs 國際發展研討會」,副總統陳建仁以及外交部主任秘書李光章也親臨現場給予支持。本次研討會共計有 17 國 200 人與會,今年的專題演講,台灣非常榮幸地邀請到具有聯合國諮詢地位的瑞士 CoNGO 首席副會長 Cyril Ritchie 來為大家深度詮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他提到去年拜訪台灣時,受副總統接見,本人十分佩服陳副總統了解台灣 NGO、政府與企業,並致力於達成 S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