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治療愛滋病已進入新里程,成大愛滋夢幻團醫療團隊指出患者只要及早接受治療,其平均餘命與一般人差異不大,甚至結婚、生子都不是夢想,醫療團隊鼓勵患者勇於接受治療,只要掌握「病人早療、伴侶投藥」愛滋病就不再是威脅。 成大醫院愛滋個案管理師唐于雯舉案例表示 28 歲的「小夢」因前男友而感染 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引發愛滋病,後來認識了知道她 HIV 陽性卻仍義無反顧在一起的「阿光」,並結為連理;在小夢良好的服藥控制及保險套的使用下,定期做篩檢的阿光沒有感染 HIV。 阿光與小夢渴望能有小孩,在成大恊力愛滋夢幻團隊建議下轉介人工生殖;有一天,兩人帶著彌月蛋糕前來分享喜悅,…
記者◎巫靜婷「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是互助之美德,但近日網路及通訊軟體竟瘋傳 1 篇文章附上影片連結,內容反對男男間性行為者捐血,並質疑捐血檢測技術,恐使輸血民眾感染愛滋等引發恐慌。衛福部苗栗醫院為破除謠言強調,所有血品皆進行嚴格的常規檢驗,呼籲鄉親謹慎分辨資訊真偽,勿轉傳不實訊息。 網路消息充斥著許多錯誤資訊,近期有多位民眾因誤信謠言,頻頻詢問醫療人員輸血是否安全,醫事檢驗科主任湯永城表示,民眾每次所捐的血液都必需進行嚴格常規檢驗,檢驗合格的血液才提供病人輸用。 文章中提及的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俗稱為「愛滋病毒」,均經由捐血中心採用最新式篩檢工具核酸擴大檢驗(NAT)方法檢驗,HIV…
今年 2018 年的世界愛滋日主題訂定為「知道你的狀態」(Know your status),聯合國期待這樣的世界愛滋日活動,可以對第一個 90 目標推動有些幫助。編按:本文摘引自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全文閱讀:2018世界愛滋日:「知道你的狀態」,愛滋篩檢的五大重要原則文◎馮一凡[caption id="attachment_7931" align="aligncenter" width="632"] 圖片出處:UNAIDS[/caption]為何要知道「自己的愛滋狀態」?愛滋病毒傳染的途徑以血液及體液間交換為主,因此凡是有未使用保險套的危險性行為,…
非常木蘭為呼應 2019 年 1 月 6 日《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上路,策畫|焦點企劃|共融沙龍:生命的選擇。生命是一連串在限制中選擇的積累。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能否選擇如何迎接新的誕生?我們無法選擇不死,但能否選擇如何向世界告別?生與死,是生命存在的本質,讓我們回歸本質,從「自主生產」與「善終」切入,看見各種生命選擇的光譜。本會創辦人楊婕妤女士也受邀撰稿談論在關愛之家送走許多感染者及移工寶寶的經歷,如何影響她對「善終」的看法?怎樣是理想的告別? 摘引如下:全文閱讀:這些年,愛滋病友與早夭寶寶教我的事文◎楊婕妤 2018.11.23在關愛之家看了那麼多年的生老病死與離別,…
記者李龍揆◎即時報導 移民署今(9)日於台中公園舉辦「2018 移民節」活動,邀請駐華代表、新住民移工等上千位民眾共同參與,除表演活動外,內政部長徐國勇也頒發感謝狀給移工及新住民代表,藉以表彰其對台灣社會的付出與奉獻。 首位受獎的是印尼籍東港清真寺創辦人姆信(Muksin),據了解,他於 1999 年就在屏東東港地區擔任漁工,為了幫助屏東地區離鄉背井的穆斯林,尋找一個寄託心靈的處所,於 2008 年 5 月開始發起募款籌建清真寺。 即使姆信在 2012 年因工作期滿而離開台灣,但在口耳相傳、眾人齊心協力下,經過近 10 年的努力,終於募得 7 百萬元台幣,建成「東港清真寺」,該寺也於今年…
衛生福利部自 106 年起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以下稱長照 2.0),擴大服務對象、擴增服務項目並廣佈服務資源。為完善長照服務,衛生福利部與勞動部共同推動「擴大外籍看護工家庭使用喘息服務」,並將於本(107)年 12 月 1 日上路。 依據長期照顧(照顧服務、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給付及支付基準,聘有外籍看護工家庭,外籍家庭看護工無法協助照顧長達一個月以上者,始可給付喘息服務,而為了減輕聘有外籍家庭看護工之家庭因短時間家庭看護工無法協助所生之照顧壓力,並保障被照顧者之安全與照顧品質,衛生福利部與勞動部共同推動開放聘有外籍家庭看護工照顧之獨居(…
上圖說:為緩解勞力短缺,日本於2008年首度開放外籍看護和護士到日本工作。(東方IC)編譯◎劉映君11 月 21 日,日本一眾外勞支持團體,在眾議院法務委員會召開院內集會,思考為了擴大吸引外籍勞工,《入管法》(出入國管理與難民管理法)該如何修訂。會議主辦者為 NPO 法人團體「移住連(SMJ)」,其名稱為「與移住者同舟共濟的全國網路」(移住者と連帯する全国ネットワーク)的簡稱。 [caption id="attachment_7907" align="aligncenter" width="800"] 外勞支援團體「移住連」標榜其守護著移工們的權利,並幫助他們在社會上自立。(移住連官網)[/…
文與圖◎王俐婷週日的午後,被改名為「東協廣場」的第一廣場上,有許多移工圍成圈圈,和朋友唱歌、喝酒、抽煙、聊天,歡樂無比。也有人單獨坐在階梯上放空、滑手機。而共通的地方是所有的移工都是席地而坐,一來是在印尼的家鄉,平常大家在家中都是坐在地上,二來是這裡也沒有椅子,於是「坐在地上」是一個符合文化又符合現實的方式。 兩三個月前,東協廣場上開始張貼禁止的標語:禁止坐在地上及樓梯上、禁止丟垃圾(畫了一個蟲的圖)、禁止喝酒、禁止嘔吐、禁止踐踏草皮等等。一開始是在大樓左右兩側連結馬路的通道上張貼,漸漸的開始向廣場中延伸,廣場的左右兩側花圃上,已被插上禁止標語,不知道什麼時候東協廣場整個區塊都會被「禁止坐下…